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图文】百年慈云观惊现精美彩绘与砖雕
2005-07-28 11:04:0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曾一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7月28日电 日前,记者接到哈尔滨市香坊区延福街居民岳好德的电话:慈云观的大梁经一些道教信徒擦拭后,现出彩绘的全龙。急忙通知市文物管理站副站长邢晓莹一同赶赴现场。

  在现存的慈云观后殿内,记者看到在两根大梁上均现出彩绘的青龙,明黄的底色衬着红绿蓝三色祥云,一根大梁的另一侧是红绿蓝三色卷草纹,大梁底部是三青二红五只蝙蝠,都以明黄作为底色。不仅栩栩如生,而且色彩仍十分鲜丽。彩绘青龙可隐隐看出稍有凸起,连片片鳞甲都有立体的质感。

  而在道观外部戗檐部分的砖雕也很精美,是手持兵器的两个人物,神态十分生动,在哈尔滨为仅见。屋檐下椽头层叠,4个梁头均雕刻成龙头,梁柱均有仍然清晰的彩绘。而在山墙一侧的搏风是砖雕圆形花卉。

  记者意识到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来看,这应该算一件精品,便通过电子邮件将拍下的整体与局部的慈云观照片传给深圳考古所的历史学博士、古建筑专家张一兵。这位出生和成长在哈尔滨,热爱并熟知哈尔滨古建筑的专家曾经考察了全国(除西藏之外)主要大中城市和数千个村庄的数万座古建筑,积累了十分丰厚的专业知识。

  张一兵非常惊喜地打来电话:“这是黑龙江的稀世珍宝!”他说,慈云观的形制十分独特,屋脊是起脊的(两侧向上翘),整体结构比较完整、清楚。而木雕、砖雕、彩绘等细部非常精美。保存如此完好、未经今人拙劣的“修复”、原汁原味儿的古代砖木结构古建筑,在东北的古建筑中是极为少见的,在黑龙江甚至可以说是惟一的珍品。

  他还从专业的角度介绍,戗檐部分雕刻的人物是托塔天王和小鬼,彩绘五个蝙蝠象征“五福献寿”,红色的蝙蝠暗含“洪福齐天”的祝愿,双重飞椽说明道观的等级很高,类似浮雕的彩绘青龙其实是在绘画之前打了一层比较厚的麻刀灰,再在麻刀灰上做浅浮雕———这一点也很特殊,北京古建筑梁柱的彩绘都是平面的,而在南方则是真正的雕刻。

  他着重指出,在国内其他省份尚存的宋、元时期的建筑,一般平均每个省也就三五座,而黑龙江省的明代、清代早期砖木结构古建筑一座都没有。建于1900年的慈云观作为晚清大木结构的古建筑便尤为珍贵,更难得的是,这座古建筑基本完整地保留了原貌,而国内其他古建筑在历史沿革或在现今的潮流中往往已做过大修,大多数已丢失了大量珍贵的历史信息。因此慈云观可以说是黑龙江省顶级的本土建筑文物,起码可以排在前五位。黑龙江省应该像其他省份保护宋、元时期的古建筑一样保护慈云观。

  今天上午,记者再次接到岳好德的电话,说慈云观的顶棚被一些道教信徒掀开,露出完整的梁架和色彩依然鲜丽的彩绘,在两侧山墙的梁柱之间,还有精美的壁画。记者立即赶往现场,在李长青、岳好德等人的帮助下,架梯子爬上黑暗的顶棚拍照。这里的壁画画技不俗,是利用梁架之间的不规则的空隙构图的水墨画,松梅竹与山石之间还能隐约看到人物。最清晰的是架着二郎腿醉卧松树下,手持葫芦作饮酒状的铁拐李,树梢还有一只鸣蝉,细节表现得非常细腻,线条流畅,笔法纯熟圆润,画面十分生动。

  记者再向张一兵先生请教,他说,在梁架之间的空隙处作画比较少见,能完好保存至今更为珍贵。

 

1、建于1900年的慈云观。

 

2、大梁上的彩绘青龙和蝙蝠。

 

3、戗檐砖雕上的托塔天王和小鬼神态生动。

 

4、双重飞椽说明道观的等级很高。

 

5、雕成龙头的梁头。

 

6、搏风的砖雕花卉。

 

7、依然完整的梁架。

 

8、利用梁架空隙构图的壁画。

 

9、醉卧松树下的铁拐李。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