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30日电 哈尔滨市动力区原松江电机厂院内,大面积珍稀林地被泡,由于林地所属的松江电机厂破产,导致一直无人解决此事。本报相关报道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今日,哈市道里区部分市民通过本报向社会发出倡议,呼吁政府尽快责令有关部门拯救被泡的珍稀林地,并号召市民自发捐款。
今日下午,哈市道里区市民梁雷、李明、孙国发等五人给本报发来了倡议书:
《生活报》编辑部同志:
我们是哈市道里区的居民。近段时间,我们在《生活报》上相继看到多篇关于哈市动力区原松江电机厂院内10万平方米林地由于排污管线损坏被泡,造成无法估计的生态损失的报道,我们从报道中了解到,实际上这片林地已经被泡了三年的时间,而且至今没有解决。我们这些居民对此都感到非常痛惜,我们觉得如果是在管线刚刚出现问题后,有关部门能够迅速彻底地解决此事,那么就不会有多达10万平方米的林地遭到损失了。
10万平方米的林地,对于一个哪怕是目不识丁的人也会知道这是多大的一片林地,将会生长多少树木。我们经常会在电视、报纸上看到哈市在倡导植树造林、绿化城市、打造哈市生态环境,而且每年市里都要花费很多的资金进行植树造林,可是我们这些市民往往看到的效果并不明显。现在在我们的身边就拥有着这样的一片绿化效果非常好的林地,可是却又没人保护了,难道哈尔滨的绿化就是不断栽种新树后让老树相继死亡吗?我们认为这不但是哈市生态的损失,也是在糟蹋我们这些纳税人的钱。
从《生活报》第一篇关于该林地的报道见报至今已经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了,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此事还得不到解决。相关部门都称不归他们负责,那他们就没有义务将此事向上级部门反映吗?一个关系到哈市生态、关系到百姓生活的事情至今无人解决,我们不仅要质疑是我们的政府部门不作为还是行事缓慢。
如果说有关部门是因为资金问题都不愿意对这片林地进行维护,我们这些市民愿意倡导社会,由市民为被泡的10万平方米林地捐款,维修管线。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相信不会有人愿意等到这片林地消失后,我们的后代指着这块地方问:“爷爷,原来这不是有一片大森林吗?它怎么会消失呢?没人保护吗?”那时,我们将成为后辈眼中的败家子。
希望捐款拯救林地的市民 梁雷、李明、 孙国发、陈舒柏、吴宝庆
吴宝庆告诉记者,这片珍稀林地遭到破坏一事在他们这些居民中引起了震惊。今天上午,他和几位邻居达成共识后决定给本报写信,向政府和社会发出倡议,希望有关部门立即处理此事。吴宝庆还表示,他们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号召广大市民为林地捐款。
拯救珍稀林地需要180万
近日,生活报连续报道了哈市原松江电机厂院内,10万平方米的珍稀黄波罗树林地被污水泡死,造成无法估计的生态损失一事。记者27日从哈尔滨市委办公厅督查室和动力区城管局了解到,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开始积极处理此事,预计维修损坏管线的费用需要180万元。
据动力区城管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7月中旬,该局了解林地被泡情况后已向有关部门反映。哈尔滨市委办公厅督查室、动力区政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会同动力区城管局,对被泡林地进行了查看,经测算,维修这些损坏的管线需要资金180万元。目前,动力区城管局已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了汇报,正在等待结果。
记者随后从哈尔滨市委办公厅督查室了解到,他们目前正和其他有关部门积极运作解决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