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31日电(记者 杜丽华) “住在臭河沟边闻了30年臭味,这下可好了,我们反映多年的问题终于解决了。”鸡西市居民牛景玉高兴地说。这话表达了群众对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鸡西市实施治理“两沟一河”工程的心声。
“两沟一河”即鸡冠区的孟家沟、冷家沟和矿棱河,是市区主要的流洪和排泄污水通道。过去,每到雨季,三条河流泄洪不畅,河水出槽,沿岸居民饱受水害。且每天有3万吨污水向河内排放,河内垃圾成山,蚊蝇肆虐,污水横流,成为鸡西市的垃圾河、污水河和“烦心河”。今年,鸡西市投入2600万元对“两沟一河”进行综合整治,预计9月可全部完工,届时臭水沟、“烦心河”将变成清水河。
在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征求意见中,广大群众对经济发展环境不宽松和城市形象不佳的问题反映强烈。对此,鸡西市委围绕改善执法环境,“抓小事、下死手”,严肃查处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执法犯法以及吃拿卡要等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问题。仅今年上半年就查处违法违纪案件80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24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4.96万元。
通过整治经济发展环境,全市形成了人人注意维护城市形象、人人为发展出力的良好氛围。“的哥”郑春友在一次日常运营中,无意中得知外地客商王德村握有大量资金,苦于没有项目,并对鸡西地区经济环境不太了解,对投资后的回报有些担心,他知其来意后利用自己熟知本地情况,向王德村一一介绍后将其直接送到适合其发展的恒山区,一个普普通通的“的哥”的引导,让他感受到了鸡西人的热情和坦诚。目前,王德村已在恒山区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上了项目。
为加快推进低保扩面和社保试点工作,鸡西加大工作力度,使全市16.2万人享受低保,圆满完成了4.5万人的并轨任务。针对市区农村“五保户”供养难问题,投资1000万元修建一处养老院,将市区农村共568名“五保户”全部实行集中供养。为进一步改善市民人居环境,改造棚户区70多万平方米,超过前三年的总和,并决定三年内完成市中心区150万平方米棚户区全部改造任务。
“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成果的工作要坚持不懈地去抓,一以贯之地去抓,领导带头去抓,真正把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的过程变成党员长期受教育、群众得利益的过程,变成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过程,变成群众满意工程的过程。”鸡西市委书记邱玉泉由衷地说。
鸡西市委把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作为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根本保证。开展了“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人才”活动,重点解决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发展能力的问题,拉开了长效机制建设的序幕。对领导干部和机关实行“双月报告会”、“双周学习日”制度。目前,已先后邀请省科顾委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专家、教授,举办了关于煤化工、招商引资和循环经济的专题研讨讲座,市委中心学习组成员、副处级以上干部1000多人参加了学习。
一些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正在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市委组织部在牵头制定《加强特殊情况党员教育管理办法》;市委宣传部在牵头制定《党员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考核评价制度》;市纪检委在牵头制定《党员定期开展对照检查、党性分析制度》;《党员意识养成和增强实施办法》、《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等制度也在形成。“党员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正在逐步规范、建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