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日电 “真是将科技送到了我们的心坎上。”7月8日至13日,一个特别的服务团打破了边陲小县漠河的宁静,老乡们奔走相告,纷纷赶来就诊。在近一周的时间里,由省人事厅组织的30多名博士后深入到大兴安岭地区的农村、工厂、医院,为9家企事业单位解决难题30多个,为600多人义诊,受到当地企业和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定名为“科技项目对接和我为乡亲出趟诊”的我省博士后科技服务团活动,旨在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专业优势,构建公共公益的服务平台,为基层与高层次人才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技术引进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一条“绿色”通道。目前,该活动已连续举办了15期,为31家企事业单位解决难题68个,达成合作项目18个,有6位博士后被企业聘为长期科技顾问。
服务团此次组织了医药、农学、林学等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大家走工厂、进医院、下农村。有4位博士后与6户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为数百位乡亲进行了免费诊治。博士后还会同当地医院,为地方病的预防提出了建议和治疗方案。在加格达奇等地,义诊开始前一个小时就有280多名群众排队等候,一位姓李的老乡知道博士后科技服务团出诊,天不亮就出发,步行了十多公里路特意赶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王淑荣等多位教授牺牲午餐和午休时间为几十位远道而来的患者诊治。
“一次科技行,服务一辈子”。博士后在“项目对接和我为乡亲出趟诊”活动中,与当地结下了深厚感情,此次有7名博士后被企业聘为长期顾问。特意从北京赶来的全国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庄子健评价说:“黑龙江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博士后科技服务团,围绕中心、服务基层,深化了博士后制度的内涵。”亲身参与活动的田野博士则深有感触地表示:“科技行活动好像又读了一所大学,又读了一次博士。”
据了解,博士后科技服务团还将分赴鸡西、黑河、绥化和哈尔滨等地进行项目对接和出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