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日电 近来,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露天烧烤也开始“升温”。是啊,在街头或者半敞开式的棚子里,三五知己,一边喝啤酒、一边吃着各类烧烤,多么惬意!
露天烧烤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由新疆人来到哈尔滨烤羊肉串逐渐发展而起。哈尔滨人喜好啤酒,烤肉串又是很好的下酒菜,露天烧烤便由“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态。喝啤酒、吃烧烤已成为市民夏夜生活的一部分。经过多年的变迁,如今的烧烤品种更是花样翻新,可以说,想吃什么,就可以烤什么。
可是,美味的露天烧烤却经不起“拷问”:烤肉质量是否合格、从业人员是否健康、烧烤烟雾是否扰民、占路经营是否合法等等。
“一步银、二步金,要想富、占马路”。目前,大多数烧烤业户是占用城市道路甚至公共绿地从事烧烤经营的。不仅妨碍车辆、行人通行,造成了安全隐患,而且污染了路面、破坏了环境卫生。
由于露天烧烤基本上是木炭烧烤,产生的烟雾不仅污染了空气环境质量,而且容易对周边居民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构成严重影响。对此,深受其害的市民有一形象的说法:“气难喘、味难闻、窗难开、觉难睡”。不仅如此,个别“黑心”烧烤点为“节支增效”,不惜用未经检疫的廉价猪肉,甚至病死猪肉从事烧烤经营;而从业人员几乎不办理健康证,其中自然不乏患有传染性疾病仍旧“带病工作”者。
有时,露天烧烤还能烤出一系列不文明行为和社会问题。享受烧烤美味的个别市民喝到尽兴时,常常赤臂光膀、划拳行令,而酒过三巡后,有的“丑态”百出,或随地呕吐小便,或大声喧哗制造噪音,更有甚者聚众滋事、打架斗殴。
事实上,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各区的城管执法人员每每从傍晚便开始巡回清理大街小巷里的露天烧烤,但扰民烧烤很多是散摊浮贩,往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或者城管人员一走,便摆上备用炉具重新开张。
露天烧烤难于管理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它拥有巨大的市场。喝散啤、吃烧烤已成为冰城的一种饮食文化,这也是众多市民宁忍脏乱差也不舍烧烤的原因。
说了这么多,既然把露天烧烤一棍子打死自然不现实,能否疏导一下,要求持证上岗,在非居民生活区、广场、空地开辟专用烧烤场所,把“野烧烤”集中起来,摘掉露天烧烤扰民的“帽子”,使其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便民小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