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日电 亚麻纤维素有“天然纤维之冠”的美誉,近年来亚麻纺织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由于我国亚麻原料不足,严重阻碍了我国亚麻纺织行业的发展。在过去的10年,我国亚麻原料自给率仅有一半左右,每年需进口亚麻纤维4万吨以上,年耗外汇1亿多美元。巨大的缺口只能依靠进口来补充,企业利用进口原料与国产原料生产相同的产品所获得的利润相差悬殊,亚麻原料已成为制约我国亚麻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黑龙江是我国亚麻种植主产区,去年亚麻种植面积160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64%左右,原茎总产量约为30万吨,占全国的50%。但是,即使这样大的产量,也不能满足本省需求,严重影响了这个亚麻大省的发展。因此,解决亚麻种植面积和原料的严重不足,实行有效规划,使黑龙江这个亚麻大省得以健康发展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援引中国纺织报消息称,日前,哈尔滨市经委就此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后的结论是,亚麻原料发展滞后是导致当地产业链发展失衡,影响亚麻纺织工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调查报告提出黑龙江应把亚麻纺织行业作为纺织工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发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全国亚麻原料基地以及加工能力、人才、技术、产品研发的优势,借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历史机遇,进行资源整合与各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大力发展亚麻产业链条,实现上下游一体化,重点发展精细加工产品,最大限度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从长远发展考虑,黑龙江应确定新老麻区协调发展、亚麻原料主产区部分北移和亚麻、大麻兼容发展的思路。
这份调查报告还提出,黑龙江的亚麻种植分两部分,老麻区位于黑龙江中部和南部,新麻区位于本省北部和东部。新麻区自然条件非常优越,接近东欧水平,广袤的土地资源和高水平的机械化能力使亚麻种植的空间极大。因此,黑龙江要尽快实施亚麻主产区“北移东扩”战略,调整亚麻种植区域结构,重点以林区和垦区为主。建立亚麻良种繁育基地,引进、选育适应黑龙江及哈尔滨亚麻产区的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亚麻优良品种,完善良种繁育和推广机制。
因此,做好上述工作,黑龙江亚麻产业发展的破瓶之术应是:建立权威的亚麻种子公司,逐渐实现亚麻良种自繁,承担起全国亚麻种子市场的组织领导、规划和技术监督、种子调配和新品种推广工作;尽快建立原种基地,保障优良品种的有序繁育和推广,保障麻农用种质量的稳定;建设2~3个高科技种植示范区,并参照国际先进的种麻模式进行规划,把常规技术和高新技术有机结合,成为系统化高产栽培的样板,进一步提高亚麻种植的比较效益;对亚麻产业发展实施优惠政策和鼓励政策,把亚麻产业的开发作为生物资源创新产业的战略重点来抓,有目的有选择地对运作良好的亚麻加工龙头企业给予列项支持、贷款扶持,以壮大企业,解决种植业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