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8月2日电 日前,卫生部出台(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规定7月1日起,医师未经所在医疗机构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这是我国首次明确禁止医生“走穴”。新规实行一个月来,哈尔滨市已有中小医院、民营医院因“走穴”禁令造成聘请专家难而面临困境,哈尔滨市医疗市场也因此开始出现新格局。
大医院无大变化
据了解,哈医大一、二、三、四院和省医院几家航母级医院医疗专家较为集中,我市的外出会诊医生80%以上来自这几家医院。一个月来,哈医大一院经批准的专家外出会诊近30人次,哈医大二院10余人次。这两家医院医务部负责人均表示,因新规与医院原来有关规定相似,本月医院专家外出会诊量与去年同期持平,新规定对其冲击不大。
但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过去很多医院虽有医生“走穴”禁令,但没有处罚措施,资深医生利用休息时间私自外出“走穴”大有人在。此次新规明确了处罚措施,使很多专家不敢轻易私自外出。因此,几家大医院的资深医生却因此损失了不少外出淘金机会。大医院如不设法提高专家待遇,一些缺乏医德医生很可能利用药品回扣、红包等灰色收入弥补损失,大医院高薪养廉的任务由此更为迫切。
民营中小医院受冲击
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受到新政策冲击最为明显的是一些中、小医院,其中很多是民营医院。此前,我市很多此类医院靠利用休息日聘请省内和外地专家前来会诊吸引患者。另有很多医院的手术主要靠外请医生完成。按新规,会诊对邀请医院的硬件条件及专业人员配备都有一定要求。一些技术力量薄弱的医院邀请大医院专家会诊、手术的难度无疑增加许多。
据了解,一个月来,我市已有部分中小医院和民营医院门诊量受到新规影响。某小医院负责人介绍,以往盛夏因我市气候凉爽,医院很容易请到北京、上海等地专家前来会诊、手术,但本月很多外地专家受新规约束,谢绝了会诊邀请,医院门诊量因此锐减。近日,很多小医院均因新规舍弃了专家门诊,利用服务、价格等优惠措施吸引患者。我市医疗市场分工更明确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中。
专家分析,中小医院想要躲过此“劫”,只能依靠更贴近平民的服务、价格等优势吸引患者。
而一些民营医院则必须尽快加大长线投入,培养自己的专家队伍,在医疗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患者看病更安全了
据了解,新规定不仅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医师外出会诊的过程,还明确规定,医生在外出会诊中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由邀请医疗机构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这样避免了一旦出现医疗事故,医生所属单位和邀请其行医单位之间的推诿,造成患者两头讨说法的难题,对患者十分有利。市卫生局医政处负责人介绍,一个月来,医政部门未接到因医生“走穴”而出现的医疗纠纷投诉,可见新规对医疗单位和“走穴”专家都起到了约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