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居民抢在山洪之前大转移 伊春抗洪抢险打了一场漂亮仗
2005-08-04 09:24:5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柏森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4日电 3日,虽然距发生洪水的7月29日已有5天的时间,但伊春市受洪灾影响最严重的金山屯区仍然处处让人感到那场洪水的肆虐。

  房子虽然被洪水冲毁了,但灾区人并没有被它征服。灾民和各级干部为灾后重建忙碌的身影都说明了这一点。那场洪水来得太快也太猛

  “洪水刚来的时候,还没淹到脚面,锁门的工夫,就没脚脖儿了,等跑到中途的时候,水已到腰了。”谈起7月29日上午洪水来的情景,伊春市金山屯区丰茂林场女职工高金华仍然记忆犹新。

  由于在大丰河边住了十多年没遇到大的山洪暴发,故当28日下午听到林场场部的紧急通知时,住在河东岸的十几户居民全没当回事儿。后来看着不停上涨的河水,林场职工们才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在场部干部的指挥和救援下,来不及搬运东西,迅速地撤到了场部所在的地势较高的河西岸。职工们撤离不久,山洪便吞没了他们的房屋,后又将位于下游的小学夷为平地。部分立于岸边的电线杆和小树被连根拔起。

  这股来势凶猛的山洪洪峰接着冲向了金山屯林业局所在地,漫过河堤,将该区的很多民房浸泡在水中。

  在同一天,伊春市除金山屯区外,还有美溪区、友好区等13个县区62个场所(乡镇)均遭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而以金山屯和美溪两个区最为严重。

  而引起山洪暴发的是伊春市7月26日至29日连续三天的强降雨。据该市水利部门测算,三天中,该市平均降雨量达到了76毫米,其中降雨量最大的就是大丰河流域。救援行动反应快

  “水未到,人先到,洪水无情人有情。”总结这次多部位的山洪暴发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伊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一位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在走访中,记者也确实感受到了这一点。由于连续几天的强降雨,掌握着气象、水文信息的伊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连续以明传电报的形式,及时向有关县(区、局)发出20余份紧急通知,并于7月28日7时,通过该市电视台以滚动字幕形式连续发布未来24小时该地区有大到暴雨、地质灾害为三级的预报。提前预警,让人们在大灾来临之前就有了准备。

  当28日夜和29日晨汛情发生时,该市迅速启动了防汛预案,各级领导干部立即行动起来赶赴一线,疏散人员,抢险救灾。

  28日晚,丰茂林场场长高庆国和其它干部在第一时间就到达现场指挥。29日2时许,在将处于危险地段的居民疏散出来后,高庆国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但村民肖磊的亲属找到他,说肖磊在去抢收木耳时被困在一棵大树上。高庆国马上带着几个干部赶到了那里,凭借着自己的好水性,在其他干部帮助下,将已被困了几个小时的肖磊救了回来。

  在当天,金山屯林业局和美溪林业局各有28名和23名职工被困洪水中,均被及时救出。重建工作启动

  8月3日中午,在金山屯区丰茂林场的救灾帐篷里,年近七十的张凤兰大娘正在吃着政府发放的午餐:两块面包、一瓶矿泉水、一根火腿肠。虽然很简单,但张大娘觉得很知足,一个劲感谢党和政府。

  据不完全统计,7月29日这次洪灾,伊春市倒塌房屋719间,形成危房2833户,受灾人口6万余人,停产工矿企业60个,公路中断21条次、毁坏公路路基路面115.5公里,损坏电线路58.2公里,损坏通讯线路43.3公里……

  当记者到达伊春市的时候,洪水带来的停水、停电、交通和通讯中断的现象已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有了明显改善,灾民的心态比较稳定。

  灾情过后,伊春市有关部门筹集各种救灾物资,并想尽办法将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发放到灾民手中,并组织卫生防疫部门奔赴各灾区,进行防疫工作,避免大灾之后有大疫。现在,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启动。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