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抗联老战士李敏:抗联形象不是土匪形象
2005-08-06 17:13:27 来源:新华网  作者:陈兵 袁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华社哈尔滨8月6日电 今年已81岁高龄的抗联老战士李敏,13岁参加了抗联,先后在教导队、机枪班、被服厂、苏联远东红军第88旅,担任宣传员、救护员、战士、政治教员、营党支部副书记等职。1995年被俄罗斯政府授予“朱可夫勋章”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章。谈及现在好多影视作品对抗联战士形象的歪曲,老人说要改变人们对抗联战士通常留下的一种错觉——土匪形象。

  她说,东北抗日联军有统一的服装,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经过认真、严肃研究后制定的,称为“中山服”、“红军帽”。东北抗日联军最早期的是在农村建立的农民赤卫队,后发展为工农赤卫队,这些都是属于地方部队武装。后来发展成地区性某某抗日游击队,再发展壮大叫东北人民革命军某某军。

  1936年春,根据中共中央《八一宣言》关于“建立抗日救国统一战线,号召全国团结一致、坚决实行抗日,收复一切失地”的指示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统一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性质是正规军、战术游击战。抗联服装的样式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一是黑龙江省受苏联十月革命影响较早,二是中共中央派往苏联莫斯科共产主义大学学习的干部都要途经黑龙江、哈尔滨,中央派往满洲省委工作的人也不少,如刘少奇、张浩、赵一曼等,同时中央驻苏联莫斯科代表团曾直接指导满洲省委工作,在这种历史情况下,抗联既不能穿国民党军服,也不能穿日本军服,因为当时苏联红军服装样式是代表工农、代表社会主义的,所以东北抗日联军的服装以苏联红军服为样式,这也是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所决定的。

  李老说,虽然当年战斗特别艰苦,条件有限,但抗联军队的服装还是统一的,有些服装虽然颜色不一,但整体上还是能辨别出抗联军队的形象。这和现在有些电影、电视作品中一律把抗联战士的形象弄成了戴狗皮帽子、穿翻毛大衣、脚蹬棉乌拉的土匪形象相去甚远。她呼吁,应该还抗联战士一个清白的形象了。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