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9日电(记者杜筱) 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一位患先心病房间隔缺损直径达20mm的古稀老人成功实施了介入方法治疗,术中将直径达26mm形如“双面伞”状的房间隔缺损封堵器送至心脏房间隔缺损处,使老人的“病心”又开始健康地跳动起来。
年过古稀的刘大娘3年前开始感觉活动后胸闷、气短,一直按照老年性冠心病治疗,近两个月胸闷、气短突然加重,并伴有双下肢浮肿等症状,在哈医大二院被确诊为先心病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直径达20mm,左心房及右心室增大。由于老人年龄大,体质弱,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行不通,破禁区介入治疗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日前,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于波教授为刘大娘实施了介入手术,在患者的股静脉处引入导管把一个直径达26mm形如“双面伞”状房间隔缺损封堵器送至房间隔缺损处,然后使小伞张开,正好堵住缺损。术后第二天患者即下地活动,胸闷、气短症状便消失了。
据于波介绍,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心病发病率的20%~25%。对于先心病的介入治疗适合在60岁以内的病人,而超过这个年龄则为介入治疗的禁区。所以中老年人如出现胸闷、气短、乏力和出虚汗等症状时要尽快看医生,以免出现并发症及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据了解,目前,该院心血管病医院已为5位超过60岁的老人做了介入治疗手术。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