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8月11日电 日前,哈尔滨市企业调查队对哈尔滨33家省级重点企业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自1997年以来开始重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如今,虽然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企业持续存在的三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调查报告显示,这三个难题是:一是企业改制力度不够;二是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三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偏低。
三大难题需要跨过
从33户重点企业改制情况看,部分国有重点企业改制进程缓慢。到目前33家重点企业中,仍有5家企业出于多方面原因,没有或刚刚开始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占15.2%。
2004年,33家重点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5.1%,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处在偏高的状态。尤其是制造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78.4%,比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有26家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50%。
2004年,哈市重点企业的科研投入力度有所减弱,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缓慢。33家重点企业全年投入研究开发的费用为6.7亿元,比去年下降7.1%。33家企业中,已建立技术中心的有24家,占72.7%。但获得新产品的途径各有不同。33家重点企业近三年获得国内专利申请授权289项,平均每家只有8.7项。
专家给出四大处方
如何解开重点企业改革中遇到的难题,业内专家给出如下建议:
政府把企业的权力归还企业。目前33户重点企业中总经理由政府或主管部门任命的占27.4%%。政府权力不松手,企业市场的主体地位就确定不下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只有虚表,没有内在动力。进一步清理政府和部门的审批权、任免权,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和投资决策权真正交给企业,这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其二主辅分离搭上“末班车”,轻装闯市场。目前,企业办社会性服务机构分离情况不尽理想,有33.3%的企业没有分离,有52.4%的企业部分分离。企业改制的其中一个难题是计划经济遗留的企业办社会问题。企业办社会曾为社会分忧,为国家做出过贡献。但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再不卸下重负,就是改制后也无法适应市场的剧烈竞争的新形势。虽然分离改革难度很大,只要政府决心大,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就能加快分离的步伐,搭上东北老工业调整改造这列“末班车”。
其三,要帮助企业解决资产负债率过高问题。哈市重点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75.2%%,因此希望有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步伐,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帮助企业减轻债务负担,加大“债转股”的力度,使企业从沉重的负债中解脱出来。同时企业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转变机制、观念,面向市场,招商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是降低负债率的根本途径。
最后,要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进行开发、改造和利用,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创新。大型企业根据自身科研机构的实力,可以高薪引进一些科技人才,也可经常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跨国公司交流和联合,掌握新技术动态,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科研比较薄弱,可以组建技术联盟,形成横向和纵向联盟形式。这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存在的根本所在,只有把自己打造强大,才能经得起大风巨浪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