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民间测谎”现身哈尔滨 结果不能作法庭证据
2005-08-11 20:48:46 来源:法制晚报网络版  作者:薄盛男 张丽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11日电 民间测谎悄然现身冰城哈尔滨。据开展测谎业务的哈尔滨市任士安律师事务所律师任士安介绍,这项业务开展半年来,前来咨询者非常多,因欠债还钱的纠纷要求“测谎”者最为常见。他并没到工商、司法等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执照,或对新扩展的营业项目进行登记。

  对此,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冯哲称,民间测谎的结果不能作为法庭证据。而我国法律目前也没有明文禁止民间开展测谎业务,对于如何管理律师事务所开展测谎业务,尚无明确说法。

  测谎事例

  为财产纠纷测谎最常见

  任士安说,因欠债还钱的纠纷要求“测谎”者最为常见。前不久,刘某和李某因房屋买卖纠纷前来测谎。刘某称李某未按约定付足房款,李某则称房款已全部支付。双方各执一词,又均无充足证据。

  双方均同意通过测谎技术来辨别真假。测谎的结果显示,李某说谎的几率非常高,同时,刘某说真话的几率非常高。在测试结论面前,李某向刘某承认了错误,并表示愿意付足房款。任士安说,曾有私企老板带着员工来做“测谎”调查,主要是审查员工是否有贪污、泄密以及其他不良行为,不过这类接受测谎者必须签订自愿承诺书。任士安还说,以怀疑自己的伴侣有外遇为由,要求测谎的顾客很多,但他从不接受这种业务,因为这种业务会涉及他人隐私。

  权威说法

  结果不能作法庭证据

  法学博士徐苏林及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冯哲皆认为,民间测谎仪的结果不能作为法庭证据。徐苏林博士说:“在刑事案件中测谎的结果只是作为办案参考,不作为证据;在民事案件中也无法作为证据。”“因为测谎仪的可信度不强,特别是对于那些经过抗测谎试验的人来说。”冯哲补充说。

  徐苏林分析说,目前在民事案件中是否可用测谎仪并没有明文规定,是法律的一个空白领域。他说:“律师用测谎仪赚钱,原则上说必须到工商部门登记,而且对于此种特殊行为,不是一个部门可以说了算的。”

  冯哲也认为,要用测谎仪营利除了需要工商部门批准,还得有诸如司法部门授予的技术资质等。

  工商说法

  法律没有明文禁止

  据任士安介绍,他拓展的这项新业务,并没有到工商、司法等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执照,或对新扩展的营业项目进行登记。

  记者随后打电话到哈尔滨市工商管理局。该局企业处曹处长说,律师事务所的营业执照由司法局颁发,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律师事务所经营期间出现超范围营业情况,应由工商局干预还是由司法局负责。另外,我国法律目前也没有明文禁止民间开展测谎业务,因此,对于如何管理律师事务所开展测谎业务,也没有明确说法。

  心理分析

  满足了处于信任危机中的人的需求

  华夏心理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师荀炎今天上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民间测谎业务的出现满足了处于信任危机中的人的需求。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信用制度,在传统中国运行良好,但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却出现了严重的信用危机,相对多疑的人为测谎业务提供了广阔市场。同时,好奇是人的天性,凡事充满新奇感的人,同样是测谎业务的好顾客。

  测谎原理

  人在说谎时心理起变化

  引起一些生理参数变化(皮肤电阻、脉搏、血压、呼吸等的变化),它们一般只受植物神经系统的制约而不受大脑意识的控制

  通过"测谎仪"测定这些生理参数的变化

  分析心理变化,从而判断是“真话”还是“谎言”

责任编辑: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