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2日电 近日,大庆市肇源县5万多亩水稻相继被发现稻瘟病。大庆市及肇源县农业技术人员已经深入田间,指导农民进行防治。目前,5万多亩水稻已经施过了一到两遍农药,已有新叶发育。这是大庆市首次发现水稻稻瘟病。
此次稻瘟病发作以肇源县薄荷台乡为中心,肇源县6个乡镇的5万多亩水稻相继发病。记者看到,肇源农民杨永明家的稻田内,部分秧苗的叶片呈火烧状,有的秧苗已经枯死。据杨永明介绍,这些稻田已经进行过一到两次的施药,目前已有新叶发育。在新叶发育之前,整片稻田都像着过火一样,完全呈现焦糊色。根据水稻发病和防治情况,农业技术专家对杨永明进行了进一步指导。
据介绍,从7月14日发现稻瘟病以来,大庆市和肇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病害发生地建立了4个观测点,掌握病害发展趋势,同时指导农民施用药剂进行防治。肇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孙连臣说:“如果不进行积极防治,后期会造成穗瘟,可绝产。”
据了解,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的病害之一,前期危害水稻叶片,称为叶瘟;后期危害稻茎及稻穗,称为茎穗瘟。一般流行年份减产10%~20%,特别严重时可导致颗粒不收。大庆市自种植水稻以来,还从未发生过稻瘟病。
农业技术专家分析,今年特别是进入7月中旬以来,大庆市境内阴雨连绵、高湿高热的天气和农民过度施用氮肥是导致稻瘟病发作的主要原因。另外,稻瘟病的病菌孢子具有随空气飘散的特性,具有流行性,在晴好天气要抓紧施药防治。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建东建议林甸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及时进行查田,尤其对施氮肥比较多的地块和密植的地块,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