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外资陆续注入 哈药集团平稳过渡昂首向百亿
2005-08-15 09:38:3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郑晓波 薛婧 戚泥莲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15日电题:哈药昂首向百亿

  新闻背景

  目前,哈尔滨市医药产业在技术、品牌品种、效益、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均处于全国排头兵的地位,总量和资产均占全省医药产业的70% 80%以上。近年来,该市加大对医药工业的培育力度,近4年间共投资41.2亿元,为“九五”时期的3.5倍。全部医药行业企业121户,有80户完成了国家的GMP认证,资产总额127.7亿元,形成了以哈药集团为龙头,开发区医药园区和利民医药园区为侧翼竞相发展的医药产业新格局。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医药工业实现增加值26.4亿元,比2000年增长97.4%。龙头企业哈药集团2004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7.11亿元,营业收入73亿元,利税9.27亿元,产销量居全国第二位,头孢类抗生素及其制剂居全国第一位。

  2004年末,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成功重组。今年8月1日,哈药完成了中外合资企业工商变更登记,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37亿元人民币,企业类型由国有独资企业变更为中外合资企业。目前,外资正在陆续注入哈药。

  重组波澜不惊,打破了哈药国有独资的体制,实现了与国际优势资本的对接,拉开了公司跨越式发展的序幕。今年上半年,哈药实现工业增加值13.18亿元,同比增长27.1%;营业收入45.47亿元,同比增长22.1%;利润总额3.39亿元,同比增长36.7%,向实现百亿销售收入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产权涅槃雄心乍起

  去年末,历时3年之久的哈药集团增资重组之役终于划上句号,中信资本冰岛投资有限公司、华平冰岛投资有限公司、黑龙江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分别获得哈药集团22.5%、22.5%和10%的股份,成为哈药的新股东,而原股东哈尔滨市国资委持有45%的股权,继续保持其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此次增资扩股,哈药成功引进20亿元投资,创造了我省单项引资历史记录,开创了哈药集团发展历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哈药集团董事长郝伟哲说:“重组增资后,哈药集团将凭借投资者带来的国际医药网络和国际资本平台,依靠自身的品牌优势和产品资源,强化市场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巩固哈药集团在中国医药行业的领先地位,并成为国际医药界的佼佼者。”从酝酿增资扩股那一时刻起,哈药就确立了远大目标。

  哈药集团的增资重组曾引得各路资本蜂拥而至,重组进程曲折迂回,备受瞩目。对于公司为什么放弃与国内医药同行的合作,反而选择中信与华平两大外资公司,哈药集团总经理姜林奎称,哈药一直希望通过增资扩股,获得一个强大的资本平台,可以顺利对接国际医药网络,包括研发和自身管理平台方面的建设。尽管国内不少知名药企纷纷向其伸出“橄榄枝”,但哈药始终没有找到十分满意的合作者。而中信与华平可以充当协助哈药跨出国门的“使者”,在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哈药还希望在企业治理、资本运作方面有所加强,这是哈药选择中信与华平的重要考虑。

  平稳过渡剑指百亿

  随着体制的改变,哈药也进行了一系列人事制度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为彻底解决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积弊,集团重点对总部进行了管理机构调整。合并了部分职能交叉重叠的部门,撤销了物业公司、三产公司等非主营业务机构,总部管理机构由原来的24个精简至18个;按照定岗定编的原则,重新聘任了各部门负责人;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机制”,以自愿和双向选择的形式,妥善分流安置各类人员30余人。

  哈药总厂全面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头孢菌素等高附加值品种的市场营销力度,有效化解了市场价格竞争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发展态势。上半年哈药总厂实现营业收入13.29亿元,同比增长11%,利润9500万元,同比增长25%;三精制药的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锌、双黄连口服液等品种销售火爆,特别是阿莫西林胶囊出现市场销售供不应求的现象,上半年三精制药实现营业收入8.66亿元,同比增长33.6%,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62.8%……同样,哈药六厂、医药公司、世一堂制药厂、中药三厂、中药二厂等上半年发展迅速,拉动效应进一步显现。

  今年是哈药集团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年初,集团就确定了营业收入确保82亿元,力争突破百亿元大关的发展目标。2004年,哈药集团实现销售收入73亿元,这与百亿元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一年内能实现吗?“如果按上半年增长速度和接下来进一步的资本并购扩张,一定能实现这一目标。”哈药集团负责人信心十足。据介绍,今年,该集团寻找互补性产业资源,实施低成本规模扩张,力争年内购并一二家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为销售规模突破百亿元大关奠定基础。

  志存高远放眼世界

  哈药集团将今年确定为“整合创新年”,并提出力争到2010年进入全国医药行业前3位。

  为实现这一目标,哈药首先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中小型成长性企业要快速发展,大型原料药企业稳步发展,制剂企业与国内同行业同步发展,中药产业紧跟国内同行业发展速度。其次,进行技术结构调整,全力推进科研开发体系进行适应性调整,进一步更新产品开发观念,搭建科研开发人才“高地”,系统推进专业化基地建设,追求基地潜能释放最大化。

  同时,进行资本结构调整。即在哈药集团现有2个上市公司的基础上,通过资本运作、股票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在未来5~6年内再打造1~2个上市公司。着力把哈药总厂培育成为营业收入在55亿元以上的国内重点抗生素生产基地;把三精制药、哈药六厂培育成年销售额30亿元以上的大型综合性制药企业;把世一堂、中药二厂培育成年销售额5亿元以上的现代中药生产企业;把中药三厂、哈药四厂培育成为年销售额3亿元以上的“明珠企业”。培育若干个成长型企业,力争使其主要产品具有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抗衡的能力。全力打造和培育商业公司,使之立足黑龙江,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力争营业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并力争营业收入占到集团总收入的1/4以上。

  当前,哈药将抓住国际制药企业将产业链某些环节和业务逐步向中国转移的机遇,把半合抗、三大母核、生物制药、基因药物、蓝色药物、绿色药物等新药技术嫁接到哈药集团,把好技术、好品种,抢先拿到集团手中,做到与国外先进制药企业配套合作,力争使哈药集团和世界巨人同行并带动哈药,从而使哈药集团的传统产业一跃进入世界水平,跻身世界市场。

责任编辑:隋洪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