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60年前的今天----全城的中国人都涌上街头又唱又跳
2005-08-15 10:24:40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史延志 张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15日电 (60年前,今天)日本鬼子投降了,我们胜利了———60年前的8月15日,浴血奋战的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一场抵御外侮的伟大胜利。当“日本投降”的喜讯传遍东北大地的时候,饱受14年亡国之苦的人们笑了。美丽富饶的白山黑水,不再被侵略者的铁蹄践踏。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哈尔滨、长春、大连、沈阳四市党报记者一起行动,透过当年目睹这一天沧桑巨变的人们噙满泪水的双眼,穿越历史的风雨云烟,将那一天重现。

  苏军进驻哈尔滨接受日军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也随之解体。但是,一些伪满汉奸、特务、旧官吏并不甘心就此退出历史舞台,纷纷改头换面,粉墨登场。

  据史载,就在“八一五”这天,伪滨江省和哈尔滨的社会名流、工商界头面人士、地方士绅,以所谓“官民联合会公推”的名义成立了哈尔滨市地方临时治安维持会。当时,社会秩序十分混乱,一些武装土匪抢劫商店、仓库和市民,各类案件不断发生,维持会难以维持哈尔滨的治安秩序。而此时,统治哈尔滨的日本政权机构也还没有解散。

  苏军空降哈尔滨机场

  8月18日,苏军远东总司令部下达紧急命令,为了及时占领重要军事目标和工业目标,决定向哈尔滨等地派出空降兵。晚7时,苏军第一批空降兵120人在扎别林中校指挥下,在哈尔滨机场着陆。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军事委员会特命全权代表、副参谋长谢拉霍夫随机到哈。

  舱门一打开,几个空降兵战斗小组立即冲出来,驱走了日本兵,分头占领了指挥塔、飞机库、修理厂等建筑物,日军没有反抗。半个小时后,正在哈尔滨协调部队的日本关东军参谋长秦彦三郎得到消息,马上带着几名日军将官以及日本驻哈领事宫川赶来。双方在机场办公室进行了谈判。苏军代表提出了“为避免无谓流血,苏军指挥部建议日军立即停止抵抗,并开始有组织地投降,在两个小时后交出哈尔滨地区部队的战斗实力材料”等条件。

  约定的时间到了,日军第四军司令官及参谋长老老实实地来到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递交了全部同意苏军提出的条件的书面答复和关于停止战斗行动以及日军驻哈尔滨守备部队4.3万人的名册清单。

  谈判桌上确定日军投降细节

  8月19日,苏联红军进驻哈尔滨,占领了松花江大桥和市内其它重要设施。苏军哈尔滨卫戍司令部成立,卡扎科夫中将任司令官。这天早7时整,关东军参谋长秦彦三郎带领一个日本军官组和宫川领事等,跟随苏联军官乘飞机飞往远东第一方面军指挥所所在地。在那里,远东苏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等与之进行了谈判。谈判桌上,确定了日军各师团前来投降的时间和地点,以及他们应从哪条路撤出,在哪个方向向苏军移动。谈判结束,秦彦、宫川等人个个像被抽去了脊梁骨,显露出一副斗败了的公鸡的可怜相。

  李兆麟率抗联战士回哈

  东北抗联330余名干部率抗联野营部队,配合苏联红军返回东北。李兆麟将军等率部分抗联战士到哈,成立“抗联哈尔滨办事处”。

  苏军进驻哈尔滨后,强行解散了哈尔滨市地方临时治安维持会。在苏军军管下,滨江省和哈尔滨市政府成立,原伪滨江省民政厅厅长谢雨琴任省长,李兆麟任副省长,前哈尔滨特别市自治会会长张廷阁任市长。

  美丽的哈尔滨解放了,谢拉霍夫少将担任了首任城防司令。当他带着第一批苏军举行入城式时,哈尔滨大街小巷挤满了人群,人们学着用俄语“乌拉、乌拉”地欢呼着。9月3日,哈尔滨各界在八区召开了庆祝胜利群众大会。

  苏军接管电台日伪报纸终刊

  哈尔滨广播电台始建于1926年10月1日。1932年2月5日,日本侵略者占领哈尔滨后,改为哈尔滨放送局。1945年8月15日,当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录音在电台广播之后,哈尔滨中央放送局也停止了广播。

  8月16日,伪放送局长高桥将武、技术课长诸岗等人都聚在高桥的办公室里借酒浇愁。这时,20多名日本采编人员把电台储存的大电子管成箱子搬到后院,往上浇了汽油,划火柴点燃,立即发生乒乒乓乓的爆炸声。在电台工作的中国人非常气愤,大家一面喝止,一面由播音员赵乃禾带领冲进高桥的办公室,高声断喝:“是谁叫烧电子管,破坏这座电台?你对此要负责任!”高桥见此情景非常紧张,以为是长期打入电台的地下工作者出面了。于是,他战战兢兢地站了起来说:“我有责任。有我在一天,我就负责任!”高桥跑到后院,把那些日本人狠狠地骂了一顿,当着愤怒的中国人制止了破坏活动。

  也恰恰是在“八一五”这天,一直作为日本侵略者在哈尔滨推行侵略政策的舆论工具的《大北新报》也随之终刊。

  哈尔滨人当了14年亡国奴的压抑与愤怒在这一天迸发———欢庆,为了这一刻!

  “抗战胜利了!再也不当亡国奴了!”1945年8月15日,在日军铁蹄下压抑生活了14年之久的哈尔滨人民,第一次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市民们奔走相告,欢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那段历史的见证者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起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面仍激动不已……

  冲上街去抢日本军用仓库

  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张福山回忆说,1945年他还是个只有11岁的孩子。8月15日这天,当他从收音机里听到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时,光着膀子只穿了条大短裤就冲到了街上,街上已经有许多街坊邻居在奔走相告“日本无条件投降了!”这时,有邻居提议:“平时都是鬼子抢咱的东西,今天咱也去抢日本仓库去。”张福山也跟随着人群潮水般涌到了烟厂(当时的日本军用仓库)。他说,人们当时的行为并不是为了自己占点便宜,就是为了发泄一下多年来的压抑和愤怒。

  当他们打砸了日军仓库、从烟厂向承德桥方向跑时,身后响起了阵阵枪声,身边不时有人应声倒下,张福山和一位小伙伴因为个子矮才幸免于难。可到了承德桥,他看到桥上站了一溜日本军人,架着机枪向手无寸铁的百姓扫射。他和小伙伴趴在地上不敢动,直到天黑才顺着烟厂边上的树林走回家。在经过一个大院门前时,他听到院里传来日本人的哭嚎声,趴在门边一看,院子里的本人喝醉了挥舞着军刀在院里追逐,遍地都是空酒瓶和空罐头盒子。

  全城电车免费乘坐

  1945年1月,从伪满呼兰国民高等学校毕业的王连贵来到哈尔滨,在哈尔滨中央放送局收音机修理部学徒。8月9日苏军对日宣战后,他们都被日本人集中到松花江街放送局值班,不许回家。15日这天,听到日军投降的消息后,他们不再理会日军的规定,冲上街去庆祝。

  今年77岁的市文化局离休干部王连贵回忆起那天的情景仍激动不已。他说,原来因为穷没钱坐有轨电车,每天从道外的家去松花江街上下班他都是步行,而“八一五”这天,电车都不收钱了,他坐着电车回的家。在途经现在哈三中位置原伪满第四军管区司令部时,他看到满地扔的都是枪弹。因为当时很多中国青年都是被迫参加的伪军,一听说日本投降了,他们都扔下武器跑回了家。

  拿着小红旗上街又唱又跳

  1944年、1945年,为服从“大东亚战争”,哈尔滨的国民高等学校师生全部被送往军工厂、铁路、电业部门、郊区农村参加“勤劳奉仕”。当年16周岁的李宏栋和他的同学就被派往3199部队(一所军工厂)劳动,“八一五”前十天才被放回来。在那里,他和六名同学还被日军罚跪过三分钟,这种民族侮辱令他终生难忘。他说,正因为对民族耻辱有过如此切痛肌肤的感受,“八一五”这天,他和每一位国人都一样,特别高兴,走在大街上看到的全是笑脸。由于当时街面上还有日本军车,大家对形势不是很确定,当时的兴奋中还带着一丝谨慎,直到9月3日以后才开始敲锣打鼓地庆祝。

  而与此同时,哈尔滨的小县城———呼兰县却是一片沸腾。李宏栋的妻子赵琳琪那时还是呼兰县的一名初中生。她说,“八一五”这天,呼兰县人民倾城而出,举着小红旗在街上又唱又跳,街上不时有头上缠着白带子、表示投降的日本人走过,准备离开呼兰。

  “江上军”武装起义迎接苏联红军

  部分穷途末路的日本侵略者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后,并没有缴械投降,侵略成性的日本关东军仍然不肯放下屠刀,继续屠杀无辜的中国百姓,黑龙江省龙江县“三家子事件”就是其中一例。8月19日,100多个日本宪兵将三家子屯包围,大约一个多小时,全村男女老少有83人惨死在日本关东军屠刀下,仅有4人侥幸活下来。

  就在日军向无辜的百姓下毒手的时候,受奴役14年的哈尔滨人,以各种方式公开策应和配合苏军进城。其中以“江上军”武装起义最为著名。“江上军”是由日本关东军哈尔滨驻屯军管辖,司令部设在道外北七道街(现黑龙江航运局大楼),下有26条舰艇和4个团、一个补给厂,共有日伪官兵四千余人,主要担负为日本陆军在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渡江架桥、警卫护航、布雷扫雷、炮火支援等任务。8月14日,驻守在哈尔滨江北的伪江上军作业队步兵团,在团长张洪山带领下,打死几百日藉军官,公开宣布“我们不再给日本人卖命,把枪放下,回家当中国人。”“江上军”日伪军武装起义,并将舰艇驶往松花江下游迎接苏军。与此同时,“江上军”司令部中的日本官兵和驻哈尔滨关东军,听说伪军起义的消息后,惊慌失措,纷纷烧毁文件,修筑街垒。15日中午,听到天皇宣布投降的诏书后,把武器弹药留给留守的伪军士兵后溜走了。据当年哈尔滨伪满“帝国海军江防舰队司令部”的日军翻译官回忆,“8月18日,沿着江沿往东走,远处江上军司令部大楼又映入我的眼帘。大楼顶上旗杆已挂上镰刀锤子的红旗。这里已变成苏联远东海军指挥部。”

  “政治犯”出狱不回家先找党组织

  8月15日,被关押在伪香坊监狱的数十名政治犯并不知道日本投降的消息。但是他们从日伪军看守慌张的神色中,已经预感到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据有关资料记载:8月14日,政治犯们得知日本人决定将他们于15日夜全部处决。监狱增加了岗哨,西大门架起机枪,气氛骤然紧张,政治犯们决定夺枪越狱。15日中午,日本典狱长和一个日军头目听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后,剖腹自杀了。由于敌人还没有放下武器,政治犯们取消了越狱计划,8月17日,周维斌、宋景文、樊继光、廖春潮等人在中国看守的帮助下,先逃离监狱。他们出狱后设法找到了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人员,请求苏方全力营救。当天,关押在香坊监狱的政治犯全部出狱。关押在香坊监狱的政治犯中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抗联战士和其他各阶层反满抗日的爱国志士。先后出狱的20多人自动组织起来,白天他们找党组织,晚上回来开会。为了方便开展工作,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他们搬进道外许然路(今景阳街)71号叫“东光寮”的日本公寓。他们在未找到党组织的情况下,于8月30日自行成立了“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从此,“东光寮”成为哈尔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机关。

责任编辑:单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