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5日电 “还是同样的厂房,还是同样的人,生产的还是同样的产品,但企业却在从合资合作到独资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成为跻身于世界50 0 强企业约翰·迪尔公司麾下的一家名企。”
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能看出个中的奥秘。从开一条门缝、开半扇门到大门全部敞开,这就是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在佳木斯经历技术引进、合资合作、独资发展这3步的形象写照。
约翰·迪尔佳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兆祺在谈起约翰·迪尔公司与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从合资合作到独资发展的历程时,对我市的投资环境感到非常满意,他把这一成功的合作归结为“开明的佳木斯市政府和市领导睿智果断的决策。”正是由于这,美国约翰·迪尔公司高层人士决心把在中国的这家企业建设成“迪尔家族”全球4家联合收割机厂中“最好的一个”。
以“非常的速度”引进迪尔技术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一个19 46年建厂的小型农机修造厂,毅然承担了中国农机产业第一个引进约翰·迪尔10 00系列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的重任。
19 82年,拿到图纸的当年秋天,佳联厂就造出1台106 5 联合收割机,并赶上了北大荒农场的大豆收割实验,被中外同行赞为“非常的速度”。从第二年开始,企业陆续投产了4种机型,先后4次在黑龙江农垦项目国际招标中中标,创汇3 00 0 多万美元,为当年国家对佳联厂引进投入的7.5倍。1 98 4 年,企业形成了批量生产规模,结束了自走式大型联合收割机进口的历史。这在当时令全国20 0 多家同类企业刮目相看。
可是,技术引进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佳联厂从此就踏上了成功经营的坦途。由于90年代初期国内一些地区农业连年受灾,农业机械销售不畅,导致农机企业效益直线下滑。1 99 4 年,这家企业陷入了亏损的境地。到了1 99 6 年,企业仍没有走出困境。佳联厂遇到了建厂以来从未有过的困境,3年累计亏损近900 0 万元,企业资不抵债,到了破产边缘。佳联厂今后怎么办,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摆在企业和政府面前。
早在19 94年,佳联厂就拉开了与迪尔公司合资的序幕。在意向交流阶段,双方进行的7次谈判,争论的焦点是合资企业由谁控股的问题。迪尔公司的方案是美方要占合资企业的6 0-80 %的股权,佳联厂坚持中方股权占51 %,迪尔公司占4 9%。经过中美双方多次交锋,达成折衷协议:合资分两步走,第一步由中方控股,待运行几年后可变为美方控股。但是在随后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双方的分歧问题主要集中在合资的范围上,使谈判陷入了僵局。
改革可以“两步并一步”不改革,企业就没有出路!在制约合资进程的由谁控股的焦点问题上,市委、市政府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提出只要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事业的做大,就两步并一步,让美方控股,为合资进程广辟通道。最终,合资双方于1 99 7 年5月间正式签约,当年7月1日成立了由美方占60 % 股份、中方占4 0%股份的约翰·迪尔佳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谈到合资的意义时说:“合资,不单单是可以引进美国的先进制造技术,更主要的是我们还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合资后,迪尔公司在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上向中国市场进一步敞开了“门缝”,在油漆、板金、焊接和装配4条生产线不断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企业管理向国际标准看齐。从此,大量外籍专家来我市提供现场帮助,本厂累计15 0 人次到迪尔公司培训,经营理念、技术水平、质量管理全面提升。
引入迪尔公司资金,使佳联厂实现了借力发展。同时,佳联厂与外资合资合作的国企改革道路,使陷入亏损境地的老牌国企,在机制转变以后焕发了新的活力,并带动了周边的佳木斯市橡胶机带厂等40余家供应商实现了同步发展,年产值近3亿元。
环境留住了一个财富500强国企改革,企业的发展,独资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市委书记郭晓华把这个企业作为联系点,推进企业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市委常委、副市长张邦升亲历亲为,1 6 个月,2 0 几次的谈判,2 00 4 年9月2 8 日在美国双方签署了收购中方4 0%股权的协议,今年3月份完成了工商注册等手续。市经委派专人全程帮办。各部门的服务周到细致,合理合法的有求必应。周边用户自己来提机器,过路被扣罚款,市领导协调交警部门上门发免费证。网络出问题,市里来人修;供应商能力不足,市里帮助协调资金,提高生产能力。用副总经理张淑华的话说,大事小情市里全管。
市委、市政府为了使世界财富5 00强企业落户佳木斯,对被解聘员工的身份置换给予了参照国企改革的政策,并可以加上在佳联厂时的工龄,一并计算,劳资双方,双双满意。独资谈判的一大障碍是老厂与银行的债务问题。张邦升主持3方,依法按规合理解决,使产权明晰并无后顾之忧。真诚的合作态度、真心的全面服务,赢得了迪尔公司的高层决策者。现在独资的一切法律程序全部完成,8月5日独资企业迪尔佳联公司正式揭牌。
从合资到独资,迪尔公司认为这是“一大成功”。他们今年的发展目标是实现销售收入5亿至6亿元;20 06年将企业建成与国际最先进水平的同类企业处于同一水平线上;20 10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8亿至1 0 亿元。
莫林,北美5万人口小镇,因为迪尔公司,而闻名世界。迪尔公司计划,将来把佳木斯建成亚洲的莫林。那时,迪尔公司带给佳木斯的绝不仅仅是资金、技术、管理,她更是“质量、承诺、诚信、创新”的象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