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5日电(记者 高长利) 近几年,黑龙江省把发展对俄经贸作为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点,实施“南联北开、全方位开放”战略。如今,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全省对俄贸易的主导力量,开始在对俄贸易中唱起了主角。
省中小企业局的信息表明:2004年,非公有制企业对俄进出口贸易额占全省对俄贸易总额的77.2%。今年上半年,非公有制经济对外贸易实现出口总额27.53亿美元,其中80%为对俄贸易,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67.78%。黑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的对俄贸易主导地位已经确立。
今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参与能源原材料基地、对俄出口加工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其中对俄能源原材料投资项目达66项,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的合作进展迅速。黑龙江鑫城实业公司在俄罗斯投资建立秋明油田61口油井,上半年已经生产原油50万吨。此外由非公经济积极参与的黑河和布拉戈维申斯克之间的石油换装管道项目、俄罗斯亚历山大市卡缅煤矿项目等一大批能源合作项目也在紧张的建设中。
在对俄出口加工区、互市贸易区的发展上,非公有制经济也占据着主角的位置。截至目前,我省对俄进出口加工园区建设项目86项,总投资88.9亿元。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力支持下,哈尔滨松北对俄经贸合作区、牡丹江对俄贸易加工园区、绥芬河木材加工园区等一大批出口加工基地已经开始建设。绥芬河市引进上海世贸集团承建的“绥—波”互市贸易区目前已经投资20亿元,预计年末一期工程交付使用。
非公有制经济对俄贸易的迅速发展正改变了黑龙江省的对外贸易发展格局。如今,我省已经形成了以边境小额贸易为主,一般贸易、民间贸易为补充的新格局。全省19个边境县已经注册1200多家边境小额贸易企业,边境小额贸易额已经占全部对俄贸易总额的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