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6日电 高科技就像高级营养品,各类庄稼一旦施入生长更加旺盛;专家教授一旦和农民手把手种地,现代科技会让农民增加丰收的信心。今年,集贤县10000户农民、20万亩农田由于在省农科院、东北农大专家教授的亲自指导下,将增加粮食产量1000万公斤,增加收入1000万元。
与集贤县合作三年时间的省农科院、东北农大今年初和该县正式签约,实现院校与县联合,把集贤县作为农学院科技成果实验基地。每年将把几个科研项目推广应用到集贤县农田里。至此,集贤县农民会第一时间接受我省农业院校的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的应用。
随着春天的来临,省城的专家们一伙伙、一批批来了;随着第一犁的下地,专家们走进村里,来到农户中间,把种地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种子一起埋在了希望的土壤里。
丰乐镇的农民不会忘记,脱毒马铃薯三年前是省农科院新研制的高蛋白、高营养的新品种,当第一粒种子下地时,就植入了该镇东风村魏凤春的农田里。一编织袋的马铃薯一年后,让全村火了起来,也让全镇大发了一笔财。今天依然火爆的东板子房西瓜,也是省农科院专家培育的新品种,抗重茬、抗病害、耐长途运输,让东板子房西瓜种植面积越种越多、越运越远,走向了全国。每年科普之冬时,东北农科院、东北农大的专家跑顺了腿、来惯了脚,三三两两来村里给村民们讲课,一呆就是几天,农民们真解渴呀!
东北农学院副院长、博士许景刚的农作物平衡施肥让全县1000多农民豁然开朗,在全县农业技术培训课上,种植大户腰屯乡的许学清和许博士说,按您的方法,种植100垧地要增产五万公斤粮食。这么说,我一年要少收入五万元钱。平衡施肥让许学清明白了不能盲目对农田的投入。
东北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蔡云国在升昌镇治安村和农民们说,现在已是农业生物信息时代了,土地肥料的投入再也不能依赖化肥了,生物肥是今后农业生产主要推广应用的绿色环保肥料。过去一袋100斤的化肥能顶一马车的农家肥,而现在,一小袋几元钱的生物肥的作用能顶100斤的化肥。治安村农民杨吉成,他在和专家交流时说,我今年种的甜菜全部使用了生物肥,长出的甜菜要比别的农户分量大很多。一棵甜菜比别人重1斤多,10垧甜菜预计要多收入1.5万元。
今年以来,省农科院和省东北农大来县专家、教授达百人次,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有5项,水稻、大豆、玉米、甜菜、西瓜、土豆等20万亩农作物都有新技术的投入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