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李鹏考察哈电集团出海口基地 宋法棠等陪同
2005-08-19 08:14:1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贾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秦皇岛8月19日电 位于秦皇岛市山海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哈电集团哈动力出海口基地昨天格外热闹,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兴致勃勃地来到这里,了解企业对外合作、产品研发、市场运营情况,亲切看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宋法棠,副省长刘海生等陪同考察。

  为发展我国重型燃机事业,解决哈电集团哈动力股份公司发展大型发电设备制造和运输的瓶颈,2003年初,哈电动力与国际著名跨国公司GE达成协议,联合生产F级重型燃气机,并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出海口及重型燃机生产基地。基地总投资8亿元,占地面积36.9万平方米。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出海口基地一期工程基本竣工,成功完成了9FA级燃气机首次在国内的总装和试车,2004年6月30日出海口基地首台燃机实现一次性点火试车成功。至此,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9FA级燃机正式宣告在国内诞生,同时标志着中国第一个重型燃机总装、试车基地成功投入运行。去年以来,出海口基地已向国内各电厂产成发运10多台重型燃机。基地二期工程运营后,可年产重型燃机12-20台,并将逐步进行百万等级核电机组、大型水电机组、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等产品中的特大型超限产品的生产。

  李鹏同志曾于1996年7月到哈电集团视察,并先后两次题词勉励集团:“为三峡建设工程提供优良装备”;“见证中国装备历史,树立发电设备丰碑”。在宋法棠等的陪同下,李鹏同志昨天先后来到出海口基地的生产车间、试车站和码头,详细询问有关工程技术问题,与随行人员交流发展电力设备情况。李鹏同志意味深长地指出,发展大型发电设备技术难度大,世界上一些国家的跨国公司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从我国三峡工程发电机组的采购和运营成功经验看,实行捆绑式招标和以市场换技术,是一条最好的引进先进技术、提升我国重型发电设备制造水平的方式。今后我国核电机组的发展也要遵循这样的方式,要严格分清业主负责制和制造厂全面负责制,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在合作中实现互利互惠,形成良性竞争,不断引进先进技术,推进我国大型发电机组先进水平和自主研发制造能力的提高。

责任编辑: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