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9日电 (记者 高长利)随着对俄经贸战略升级的稳步推进,我省3000余公里的边境线成了投资热土,以自由贸易为主体的互市贸易区正成为中俄双方合作新的载体。
地处黑龙江东南边陲的东宁县时下正是一派紧张繁忙的景象。该县按照“一区两国、封闭运行、境内关外、自由贸易”的模式建设的“东宁—波尔卡夫卡互市贸易区”正在进行紧张的建设。据介绍,该县引进烟台新世纪置地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投资115亿元,采取“前店后厂”方式准备把互市贸易区打造成设施最完备、功能最齐全、服务最优质、管理最规范的全国最大对俄商品综合批发大市场。如今,一期工程总投资4.3亿元,完成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年底可以投入使用。
绥芬河市引入上海世贸集团承建“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内贸易综合体”。2004年9月份开始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的一期工程建设,包括8.4万平方米的国际会展中心和两个4万平方米的五星级酒店,今年年底投入使用。据该园区招商部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项目的内部招商工作进展顺利,全国各地的客商均看好对俄贸易,纷纷入驻。
再把眼光投向黑河市,该市是最早与俄罗斯进行互市贸易的地区。如今黑河市互市贸易区自大黑河岛扩展到黑河市区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4年,忽视贸易区共接待俄方人员12.8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305%。完成民贸出口额1。1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53%。
佳木斯同江市、鸡西密山市也在加快互市贸易区的建设步伐。同江已经投资1530万元新建滚装码头一个,投资1654万元铺设哈鱼岛至同江三村公路24.8公里。密山市互市贸易区去年建起2万平方米商品交易监管区,引进资金290万元新建中俄商贸城,贸易区内的中俄旅游休闲中心项目也在建设之中。
如今,黑龙江省依托地缘优势,在漫漫的中俄边境,互市贸易区由点连线正日益成为中俄合作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