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1日电 记者20日从东北三省高校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研讨会上获悉,黑龙江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的“高校振兴老工业基地重大项目”进展顺利。首批确定的6个项目,有的已进入生产阶段,有的已完成中试。
针对全省老工业基地重点发展的领域和产业需求,黑龙江省高校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开展与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相关的重点项目研究。省教育厅于去年设立专项资金,启动“高校振兴老工业基地重大项目”,首批确定6项优秀项目予以重点支持,今年又确定9个项目,目前已投入资金350多万元。
哈尔滨理工大学刘波研发的新型聚羧酸盐洗涤助剂,是一种新型的无磷环保洗涤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目前已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现在由黑龙江华龙消防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与学校联合进行工业化批量生产,预计年产3万吨。
齐齐哈尔大学主持的酸性可染腈纶纤维的研究,目前已确定了生产配方和工艺条件,已依托相关单位进行了一次中试放大实验,反应平稳,并对所得聚合物进行了纺丝试验,纤维性能基本达到标准。
东北农大李武教授的牛胚胎移植项目,是一项促进我省畜牧业大发展的项目,虽然技术很成熟,但受其中某些环节因素限制,不能广泛应用。省教育厅为此投入40万元,目前已引进170多头优良种牛,在基地移植,效果明显。
据悉,这些重大项目都具有实效性、先导性的特点,均为原始性创新技术,是高校与黑龙江省企业共同合作且企业已给予一定资金投入的项目。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