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节约从细节开始 建"节水型社会"哈尔滨面临三大难题
2005-08-22 13:16:3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高天赋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8月22日电 “节水型社会,我不懂。但我用水都是先淘米,再洗菜,然后冲厕所,能省点就省点,毕竟用水要花钱的。”17日,记者在随省绿色协会的几位志愿者宣传节水时,哈尔滨道外区草市街的一位大娘这样告诉记者。

  针对这位大娘的话,哈尔滨水资源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表示,在哈尔滨,节约用水已经不单纯是省点水费那么简单了,如果再不节约用水,用不了几年,用水将会成为一个大问题。目前,哈尔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350立方米,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3,全国的1/2,世界的1/8,哈尔滨已是严重缺水城市。哈尔滨亟须建立节水型社会,但现在还面临许多问题。

  节水意识淡薄,相应法规不健全,是哈尔滨建立节水型社会的最大难题。2002年12月1日,哈尔滨实行了新的城市节水条例,条例对耗水行业、新建住宅的水循环设施和中水设施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条例实施的并不好,据记者调查,自节水条例实施后,哈尔滨兴建大片的小区,洗浴、洗车行业也在蓬勃发展,但还没有一个小区建立中水回用设施,浪费水的现象也随时在大小澡塘、洗车等行业继续着。一位洗车行的老板这样告诉记者,曾有人向他介绍过循环水设备,收回投资要一年多时间,他不知道自己能干多长时间,也怕车主不愿意用循环水洗车,就没有上这套设备。而《哈尔滨城市节水条例》只规定了应该如何节水,却没有规定如果不节水怎么处理,对于节水应该如何监管也没有规定。

  中水发展缓慢,也制约着节水型社会的建立。据记者了解,约十年前,哈尔滨相关部门曾对外公布,哈尔滨每天缺水32万吨,十年来,随着哈尔滨城市发展,人口大幅增加、经济快速增长是有目共睹的,水资源总量不会增加,也是一个不变的事实。如何解决哈尔滨用水这个越来越大的缺口,哈尔滨节水办的工作人员表示,发展中水是最好的办法,但现在哈尔滨的中水一直停留在起步阶段,许多应该建立中水回用系统的部门,别说是否愿意投资中水,就是中水是什么,还要铺设单独的中水管线都不知道。

  节水器具不普及、水费收缴方式不规范,也是哈尔滨建立节水型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哈尔滨节水办的工作人员表示,节水是个复杂的工程,必须从源头上抓起,同时相应的制度规范也是必须的。但现在哈尔滨很多老城区以及公共场所的水龙头还是老式旋转水龙头、马桶水箱还是9升水的,这都是已经淘汰的费水型水具,用水量都是节水型的两倍以上,但是却没有更换。同时许多老城区,因为水表老旧失灵问题,水费收缴竟然按人头计算,这种水费收缴方式助长了浪费。

  哈尔滨水资源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认为,节水型社会建立是个综合、复杂、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单靠哪个部门就能建立的,也不可能短期建立起来,要用行政、法制、经济手段配合共同创建,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