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3日电 5月9日19时30分,牡丹江铁路公安处七台河站公安派出所民警在勃七线缸窑沟站内整顿站序时,发现两名少年在线路间游荡,形迹可疑。民警盘问中,两少年神色慌张,经讯问,二人交代是七台河市新兴区某小学学生。二人于2003年起至今,多次伙同9名同学窜入车站内盗窃大量铁路器材。
一把铜质钥匙引发少年盗窃
2003年4月18日23点10分,地处勃利至七台河铁路线上的缸窑沟站内,44012次货物列车即将驶发时,列检工人王师傅突然发现机车后第22位左轮对上的闸瓦需要更换。王师傅一摸兜内的钥匙不见了,他只好借来工友的钥匙打开铁箱取出了闸瓦换上,44012次列车才安全地驶出车站。
据生活报报道称,次日中午,6岁的胡洋同11岁的小小途经站内,拾到一把铜质的大钥匙,胡洋神秘地将钥匙藏在怀里。回家后,胡洋和小小弦耀手中的这把形状奇特的铜钥匙,并试着开打其他的铁锁,均未奏效。玩者无心,观者有意。在一旁的13岁的李强急忙问:“你俩在哪儿拣的钥匙?”胡洋幼稚地回答:“在车站的铁箱子边拣的”李强说:“铁箱子有锁,看能不能打开……”
当晚,李强同胡洋、小小怀着好奇心,走到车站内的铁箱子前,试探着把装满闸瓦钎子、钩舌销等车辆配件的铁箱子打开了。三少年很惊喜,每人顺手拿了两个,并把锁头锁好后离开站内。
开箱盗铁后的第二天中午,李强放学急忙把铁卖给了一个流动废品收购人,用卖得的5元钱给胡洋、小小买了糖块、果冻等。这晚,还是日头偏西,李强领着胡洋、小小又偷偷地摸进车站内,打开铁箱盗走闸瓦钎子、闸链等4种15个车辆配件。仍是同上的程序,李强把配件当作废铁卖掉,三少年同享同食。
从此,三少年几乎隔一日就到车站内盗一次配件,再卖掉换食品。
食品诱使多名少年盗窃
本来家庭窘迫的李强、胡洋、小小3人突然变得手头阔绰,常常买好吃的食品,元元、小刚、小国、袁发等人非常羡慕。年龄小的胡洋经不住小国等人的诱惑,把具有铁箱钥匙的秘密告诉了小国,小国付给胡洋10元钱,换得胡洋的许可,小国配制了1把同样的铁箱钥匙。有了钥匙,以小国为首的又一伙少年盗窃铁路器材团伙暗暗形成。他们模仿李强等人的盗窃方法,开始一次又一次地盗窃车站内的铁路器材配件。每次用卖得不等的赃款买零食吃或进游戏厅打游戏。
半年以后,小国又为思思、李贵、小伟、历学等同学配制了一把铁箱钥匙,以示自己的“能量”。于是,以思思为首的4名少年盗窃团伙也已形成。
时间久了,为使3个盗窃团伙不互相发生矛盾和在作案时间上不发生撞车,颇具心计的小国和袁发主动出来收购了3个少年盗窃团伙,并实行了统一指挥、统一销赃、劳而分利的有组织、有纪律的一条龙式的盗窃团伙。即:由小国和袁发不定时地指挥、命令成员作案,盗得的铁交给二人,再由他们二人选定时机卖给流动废品收购人。销赃后坐吃赃款,把微利分给盗铁人。一般情况下,一根闸瓦钎子能卖1、5元或2元钱,小国和袁发只分给盗铁人0、5元,或者有时只给两包方便面就应付了事。
自2003年4月始至2005年4月警方破案,这伙由当年只有6岁的胡洋、最大年龄只有14岁的小国等11名少年组成的盗窃团伙,先后在缸窑沟车站3个配件铁箱内盗窃铁路器材达70余次(因列检工人昼夜三班制作业,各班以为正常配件更换消耗,故没人警觉,给少年团伙作案可乘之机,且3个铁箱均为同样钥匙),先后盗得站用的钩舌销12个、手闸链2根、闸瓦钎子261根、闸瓦20块、扣件80套等多种铁路器材,总价值8000余元。
11名少年竟有9名是单亲家庭
站在民警面前接受询问的一个个少年,他(她)们在盗窃的事实面前痛哭不止。
小国,是11名少年盗窃团伙中年龄最大的一个,被抓的前两天刚过完16岁生日,唯有他刚好够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上有一个姐姐被姥姥扶养,小国在母亲胎里母亲就患上了骨癌,生下他后,母亲就去逝了。在小国2岁时,父亲在一次纠纷中把他人打成植物人,被判重刑,小国就一直被毫无经济收入的年迈的奶奶扶养。小国在上小学四年级时就辍学了。案发后,奶奶一直在阴冷的夜风中伫立,盼望着他早日回来……
袁发,15岁,父亲在2002年发生车祸逝去,母亲常年不归在外打工。袁发寄住奶奶家,在上小学五年级时辍学。
2003年拣到钥匙的只有6岁的胡洋(女),现刚好8岁,在读小学二年级,一双天真的眼睛转个不停。父母离异,各奔他乡。胡洋由奶奶和爷爷扶养。
李强,13岁,说起话来憨厚中带着几分幼稚。父母离异,常年住在奶奶家,在读小学五年级。
思思(女),13岁,父母离异,母亲改嫁,父亲整日忙于打工,没人管理和教育她。由于长期处于恶劣放任的家庭环境,思思变得像个野孩子,举止无礼。在读小学四年级。
元元,15岁,父母离异,双双在外地自谋生路,无耐,姑姑扶养元元。今年春节后辍学。
历学,14岁,在读小学五年级。据老师介绍:历学学习成绩较好,由于今年春节前父母离异,使他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起伏不定。
小小,12岁,与13岁的姐姐在姥姥家。父母离异后,父亲再婚,母亲在外打工供姐妹俩上学。
李贵,14岁,在读小学五年级。父母离异,由母亲扶养。
纵观11名少年盗窃团伙家庭背景,让人心中生出许多颤栗。11名少年中只有15岁的小伟和14岁的小刚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据访问了解,两个家庭的父母均是七台河煤矿的工人,由于长年忙于工作,打夜班无瑕顾及孩子,更谈不上系统地教育和严格管理,只是听之任之,放任自流。
说案
按照法律规定,11名少年中唯有小国1人尚够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其他10名少年均不够刑事处罚,公安机关只能对他们采取教育,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做出保证。但是,在案件的背后引发出我们许多思索。这种理性的思索越深,人们心中的疼痛就愈剧烈。
其一:涉案的11名少年均是小学学生,且有9名是单亲家庭,有8名是从小寄养在祖母和外祖母身边,这些少年由于长期远离亲情,疏于管理,长此下去造成他们厌倦社会、厌倦学习、我行我素、游荡社会的畸形心理。应该说,家庭是令他们走上弯路的助推器和黑色杀手。
其二:家庭是阻断每一个人步入歧途的第一道屏障,当屏障坍塌了,又有什么来作保护呢?应该是学校、社区和更广阔的社会等。11名幼小的少年从开始游戏般地作案到最终的案发,时间跨越两年,难道学校的老师、社区的大妈、每名少年的其他亲属就没有一点察觉和发现吗?未必然。从11名少年盗窃的历程分析,当前社会的各种不负责任和麻木不仁,是青少年成长中极为不利的因素。
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尤其是单亲青少年的成长,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11名少年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