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高学历女孩成"被遗忘的角落" 9位女硕士相亲得"零分"
2005-08-23 14:29:42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郑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8月23日电 20日,首届哈尔滨邻居节“父母替子相亲”大型活动在一片热闹声中落下帷幕,但那一张张慈祥、迫切、可爱的老人面孔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位参与者的脑海中。“白领、高学历女孩仍是老大难问题。”活动的发起者魏力兴老人无奈的表示,在女方信息栏上的9个研究生、4个白领女性的个人简历直到最后都无人问津,这样的情况在以前介绍对象的过程中也早已屡见不鲜。

  “古时女子无才便是德,可如今生存竞争如此激烈,女儿家也要有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可把精力都投入到这方面,自己的终身大事就往往被忽略了。”看到自己研究生女儿的个人信息始终无人问津,作为母亲的李女士只能无奈的苦笑。其实这些女孩和普通的女孩一样,除了高收入、高学识外,她们一样会成为贤妻良母,但感情上最难的瓶颈就在于这层窗户纸究竟该由谁捅破。

  社会学家李德滨认为,当今中国社会由流动性不大的熟人社会,已经过渡到由陌生人为主的社会。整个社会流动性很大,很多年轻人都脱离了成长的环境,到异地学习工作,亲友和自身的既有人际网络逐渐失去效应。有的人交际圈流动性比较大,表面看交友机会很多,但实际上工作压力大、工时长,恋爱的空间反倒少了许多。特别是一些大龄、高收入、高学历的女孩,在选择和被选择时都面对重重矛盾,高不成低不就的标准也使自己不得已接受婚介、亲友同事的介绍,苦无良策。

  门当户对甚至包括生辰八字相辅相成的传统择偶观念,让老人在替子相亲时仍适用。几位白领女孩的母亲坚决地表示,怎么说也要找一个条件、长相都说得过去的女婿,不然就委屈女儿了。“如果女孩条件太好,男方没有足够的基础根本不敢照面儿,心理自卑和压力过大也令男性担心自己抬不起头来而止步不前。”

  李德滨表示,近十几年中国社会中价值层面被颠覆得最彻底的可能就是婚姻与恋爱观,新一代年轻人的观念发生了剧变。改革开放前未婚同居的是流氓,而现在还会有几个站出来反对未婚同居?社会发展中女性的优秀震慑男性,面对对方的光环男性又普遍自卑,旧的观念处于颓势,新观念并没有获得上一代人的广泛认可,婚恋观的断裂和新旧思想的冲突造成了当今社会无数的婚恋难现象。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