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大型文献纪录片《抗战》历时两年多拍成警世之作
2005-08-24 00:02:27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杨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23日电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与央视联合推出的12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抗战》,将于今晚19:55起连续在央视一套播出。日前,该片总导演时间在接受采访时,详细讲述了该片的拍摄过程。

  据时间导演介绍,2003年开始筹备此片时,参与本片的近60名主要创作人员和工作人员,走遍了全国各地,行程超过两万公里,共采访海内外抗战时期见证人500多人,专家100多人,并向上百名海外人士征集素材、线索,收集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在片中披露了不少过去不为公众熟知的史实。在拍摄过程中,该片的12集文稿修改不下50次。该片还邀请了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焦晃担任主持。

  时间导演说:“摄制组将每年9月18日晚9点18分沈阳拉响揪心的警报时的情景作为影片的片头。用‘警钟长鸣’作为《抗战》的开头,正是拍摄此片的初衷。我们力求拍出一部准确表现历史、体现民族思考、饱含精神力量的作品。”

  在收集资料时,摄制组了解到,在漫长的抗战过程中,380余万中华儿女献出了生命,有的英名长存,更多的不为人知,但英烈们义无反顾,一个个壮烈的故事让摄制组成员一直沉浸在敬仰与感动中。纪录片突破性地把中国的游击战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展开,生动地再现了几大著名游击战,以及中国军民发明的“捕捉战”、“堵门战”、“推磨战”、“蜂窝战”等一系列游击战术。

  为了能创作出与纪录片内容相互照应的片头曲,时间导演从几千首抗战歌曲中挑选了北方民谣《控诉》作为片头主题歌词,特邀中央乐团近50人的乐队演奏,著名歌手腾格尔演唱。

  时间导演还透露,在《抗战》与观众见面的同时,摄制组为了留下那些抗战英雄的影像,使他们成为我们整个民族的深刻记忆,在60多年前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江桥抗战”所在地齐齐哈尔市的和平广场,建造了一座印有600位抗日英雄手模的“抗战墙”。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