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4日电 记者从昨天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工商系统食品安全工作座谈会上获悉,哈尔滨市将按国家要求建立和完善市场食品质量准入体系,对食品质量的市场准入、交易和退出实行全程监管,严禁不合格食品和有害食品退市后变相进入市场。
据了解,今后一段时期,哈尔滨市对食品质量的市场准入、交易和退出实行监管的方式有4种:一是严格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即监督经营者严格落实进货验收、索证索票等规定,鼓励和支持超市、批发市场等实行场厂挂钩,从源头上确保食品质量;二是健全适合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管的快速检测体系,建立经营者自检、工商部门抽检和消费者送检三结合的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测体系,对监测的结果和食品安全信息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发布,严禁擅自或不真实地发布食品安全信息;三是加强对食品的分类监管,对45大类600多个品种的食品分别按风险度和信用度监管,并逐步实现网上监管。据悉,哈尔滨市企业今年年初已启动信用分类监管体系,按录入企业的经营行为将企业分为ABCD四个信用等级,即守信企业、警示企业、失信企业、严重失信企业,依法实施不同的监管。信用好的企业将给予重点扶持,将失信者列入“黑名单”上网公布并逐出市场;四是加强对食品退市的监管,严禁不合格食品和有害食品退市后变相进入市场。
据介绍,今年以来,哈尔滨市已指导大型食品商场、超市设立监测站65处,在市区选择远大购物中心等10家大型超市进行不合格食品退市试点,将奋斗副食品商场、革新地下海鲜农贸综合市场、和兴综合市场和站前地下市场等作为食品安全监管先行试点,重点推进食品安全制度和监管规范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