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8月25日电 据了解,近年来哈尔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渐渐走出了以出售资源和低廉劳动力为主的传统道路,通过坚持标准化生产、增加科研投入,培育出了一批自主品牌,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据市中小企业局统计,截至6月末,哈尔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6980余户,其中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63户,从业人员达到7.5万人。加工产品涉及木材、山特产品、米业、大豆、乳制品、肉制品、亚麻、马铃薯、蔬菜等9大系列,带动种植、养殖农民30余万户。这些企业的发展,振兴了一方经济,富裕了当地百姓,成为哈尔滨市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和重要产业之一。
哈尔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多年生产和销售实践中,尝到了没有自主品牌的苦头,多数企业改变了以出售资源和低廉劳动力为主的传统观念,开始转向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标志,自主研发和营销自己的终端产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已创出“绿山川”牌饺子、“仙河”牌仙人掌系列产品、“珍珠山”牌木耳、“绿宝石”牌优质米、“玉泉”牌白酒等一大批自主品牌。这些自主品牌产品的生产过程都坚持质量标准,通过了国家质量体系认证。
据悉,历史上,哈尔滨市的农产品深加工比例不大,多层次开发的产品为数更少。现在多数有自主品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始认识到:让企业走出低谷要靠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黑龙江摇篮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家人事部批准下,在全省同行业第一个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哈工大中大植物蛋白分公司坚持研制开发新产品,年创产值达1.5亿元以上。哈高泰食品有限公司注重科技投入,出资500万元创办科研中心和职业技术学校,从育种、育苗、田间生产到初深加工工艺、产品物流进行专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