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老了也能学有所成 冰城1700 名老人迈进大学新课堂
2005-08-30 06:58:5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邹呈娣 高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30日电 9月1日是哈尔滨市第18个老年节。8月29日,哈尔滨市老年人大学又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天。1700多名年近花甲的老人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老年人大学的校门,开始了他们新学期的多彩生活。

  新学期老人相伴而来

  8月29日是哈市老年人大学开学的日子,首先开课的是书画、声乐、舞蹈等20个班。在这里记者看到,在开课的20个班级中,每班一般有60人至80人,有的班级甚至有上百名老年学员。这些老年大学生整齐地坐在课桌前,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地听着每一个细节。

  在按摩班,记者见到了一对来此学习按摩的老夫妻。今年73岁的王老,虽已年逾古稀,但好学之心不减。前年他报了个按摩班,今年开学了,他又报了个电子琴班。“学了两年的中医按摩,现在不仅能给自己按摩,连家人和朋友也一起受益。朋友们都夸我是‘神医’。瞧,咱这身子骨多硬朗!”老伴儿在旁补充说:“我去年报的是声乐班,今年再报个民族舞班。以前一有时间,我就教小孙女唱歌跳舞,如今老头子报了电子琴班,就可以和我们一起玩了!”

  在声乐班,记者看到一对老姐妹搭伴来这里学习声乐。丁英、丁玲两位老姐妹受家庭熏陶,从小就喜欢音乐。姐姐丁英在这已学习了两年。今年52岁的妹妹丁玲,一退休就被姐姐拉来一起上大学。姐妹俩就想报声乐班,但声乐的5个班都报满了。得知二人均有一定的声乐基础后,招生办王主任特事特办,将她们插到了老生班。姐妹俩高兴地说:“太好了,我们终于可以圆年轻时的梦了!”

  据哈市老年人大学的教师介绍,目前,新生报名已经结束,但老人的报名热情依然不减,招生办里忙得不可开交。

  一种特殊的幸福

  在下课的间隙,记者遇到了74岁老人孙志尚。据孙志尚老人介绍,他原来是个医生,退休后在老年人大学已经学习5年了。如今,老人的声乐已经修到了研修班,交谊舞也跳得相当棒。老人开心地说:“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开学。大家在一起,我的心情格外好,早已离不开这个团体了。过去喜欢唱歌却没机会学习,老年人大学成全了我的心愿,也成了我第二个家!”

  退休教师徐秀玉如今已是满头白发,但70岁的她已在这里学习了声乐、电子琴和交谊舞多门学科。老人高兴地说:“学会了交谊舞,和家人朋友出去玩再也不会落单了!”老人过去曾做过心脏手术,自从来到老年人大学,她的心态年轻了,身体也硬朗起来。用她的话说:“到点就来,仿佛回到了童年的校园生活。年轻时的老师如今又成了学生!”

  吕连根老人今年68岁,曾任黑龙江教育学院的数学教授,在职期间还曾出版过10多本书,参与编写了东北三省的成人教育教材。他在1999年入学,学习电子琴和文艺,如今是合唱团的一名负责人。今年的7月12日,老伴儿遭遇了车祸,生活无法自理,几个儿子都不在哈市。于是,他一边陪护着老伴儿,一边照顾着孙子和儿媳妇。这几天,老伴儿终于可以打理自己的生活了。善解人意的老伴儿,知道吕老十分重视在老年人大学的学习和活动,主动劝他又回到了合唱团。吕老深情地说:“真要感谢老伴儿对我的支持和理解。”

  让晚年再度发光

  在这里有一位老人名叫申永和,今年80岁高龄,是目前大学内学龄最长的老学员。他从不会开始学起,到今年已有18个春秋,曾荣获各项荣誉100多个。新学期,这位老人又一次重新坐在了书画班的课桌前。

  据了解,申永和老人自1989年退休后,每天都从哈东站来老年人大学学习,风雨无阻。学了书法、绘画后,又学习了摄影、保健、按摩、养生等学科。老人的作品在庆祝澳门回归中国山水画展中获得金奖。如今,老人已成为老年人大学书画研究会会长,全国中老年书画诗词摄影“炎黄杯”大赛特授予老人“画家百杰”称号。现在,申老已经被国内外100多个单位和有关部门吸收和聘任为会员、理事、院士、研修员、客座教授等。

  据介绍,哈市老年人大学创建于1984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老年人大学之一。经过了20年的历程,老年人大学的学员由最初的400多人,已发展到现在的4万多人,设有90个专业和200多个班级,还下辖十几所分校。随着哈市老年人口的增多,众多老年人在退休以后选择了上老年人大学。在学校里,老人们不但结识了很多新同学,还学会了适合自己的知识。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在这里的老年人,不论经历如何,爱好怎样,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渴望让自己的晚年再度发光。他们经常是学完一期课程,再报上另一期。就这样,在不断的深入学习中,体现了老年人的社会价值,充实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责任编辑: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