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8月30日电(记者 程子龙)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对牡丹江流域的宁古塔流放人历史文化展开重点研究,从而揭秘宁古塔300多年的流放人文化。
宁古塔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流放地。据介绍,宁古塔为蛮夷音,实意不是一个塔,而是一个地方的名称,原址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公元1666年迁到黑龙江省宁安市。明末清初大批受到朝廷刑罚的官员将领被发配到宁古塔,特别是清朝顺治年间至乾隆年间,成千上万的人被流放到东北。
渤海文化、金元文化和宁古塔流放人文化被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誉为黑龙江三大历史文化亮点,这其中渤海文化和宁古塔流放人文化发源于牡丹江流域。据介绍,宁古塔流放人文化对东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过不小的影响。流放人不仅在这里种植粮食,还养蜂熬蜜,采药制药。一些文人雅士写诗著书,使这里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明末兵部尚书张缙彦在清朝时被发配到宁古塔,他组织的"七子诗会"是黑龙江省第一个诗社,他写的散文集《意外集》是黑龙江第一部散文集。
据牡丹江市委宣传部介绍,宁古塔流放人历史文化课题研究论证目前已经完成,包括散文长卷采写、大型专题片摄制、流放人文化学术研讨会等在内的学术研究,文学创作等工作目前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