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南方蜂一年采走三千万 哈尔滨蜂业落后南方10年
2005-09-02 07:04:30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杨建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日电 9月1日,在尚志市苇河镇高速公路段,驻扎了近三个月的浙江蜂农——钱校勾一家五口人,满载着在哈尔滨市收获的“甜蜜”,踏上了返乡之路。透着满脸的喜悦,钱校勾向记者说: “在哈尔滨采蜜三个月,挣了10万元,明年还来。”

  据老钱讲,他今年已是第六个年头来哈,每年瞄着5月至8月的椴树花期,跟他一起来的同乡就有三四十家,每家的蜂群都在300箱以上,最大规模的蜂农一个花季就能从哈尔滨挣走20万元。三个月的采蜜期,总能让他的500箱蜂,产出2.5万公斤的蜂蜜,再加上价格昂贵的蜂壬浆和花粉,收益更是可观。而像他这样,来自河南、安徽、四川、江西、上海、河北的外地蜂农正以每年递增的方式大量涌人哈市。老钱说,保守讲,一年来哈的500户外地蜂农,三个月就能从哈市挣走3500万元。

  听着老钱的介绍,令人不敢售信的是,守着巨大资源的哈市蜂农,难道就这样将身边的资源拱手相送给南方人吗?据市农委蚕蜂业负责人介绍,我市森林资源相当丰富,一棵椴树一年就能出蜜100公斤左右,全市蜂业资源一年可供养20万箱蜂群采蜜。相对于巨大的资源量,我市本地蜂群却少得可怜,养蜂户不过干户。因发展规模上不去,效益低,直接导致我市整体蜂业发展落后于南方10年。 “正是这样一种差距,我市蜂农守着巨大的资源,根本干不过外地蜂农!”中国养蜂学会常务理事刘喜刚坦言,我市蜂农观念落后、养蜂技术不成熟,阻碍了蜂产业的大力发展。在南方一个养蜂户有300箱蜂是小户,在我市算大户;同样一箱蜂,经南方人伺候,一年可产蜜80公斤,而本地只能产50公斤,特别是在蜂王浆的提取上,人家一箱蜂能提4公斤,咱们也就提1公斤,这样一来,养同等规模的蜂群,本地人经济收入跟南方人相比有三四万元的差距。

责任编辑: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