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废弃地种紫花苜蓿 海林农场七千吨牧草没占一分耕地
2005-09-05 08:38:0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左秋岚 沈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5日电 7600头奶牛全部舍施的海林农场,今年不再为青饲料供应难犯愁了二营养丰富、被称为奶牛青饲料之王的“紫花苜蓿”长满了沟旁道边、牛舍周围,连营区的美化草坪也被有用的草苜蓿取代。

  8月13日,记者在拥有2700头优质“奥牛”,实行“宾馆化”管理的“圣奥养殖中心”看到,红墙蓝瓦的现代牛舍里成群的“黑白花”在自由走动,红墙外绿草茵茵,花团锦簇。中心总经理尚玉堂告诉记者,牛场总面积近60亩,原来是一片建设取土的废弃地。现在除牛舍占地外约近3万平方米全建成绿地。去年农场提倡节约用地,我们将纯观赏性的草坪全部改种既能观赏美化环境,又能做饲草喂牛的“紫花苜蓿”。进入8月以来,苜蓿陆续长高收割,已产草快20吨了,可满足50头奶牛的青饲量。吃了鲜苜蓿,奶牛的产奶量普遍增产10~15%,一举多得。

  农场场长刘连学介绍说,这也是逼出来的。一个不到11万亩的小农场,周围被山地包围,没有草场。这两年奶牛发展速度又过快,仅“奥牛”近两年就引进1600多头。吃精料用粮不算,每年青贮用地在1万亩以上。沟旁道边一直没人把它当过地,过去,伯杂草丛生影响美观,每个单位安排1-2个人管理,每年支出十万八万的,往地里一摊,这两年粮食年年冒高,职工收入增加了,也没人在乎。现在种上了草苜蓿,可就大不一样了,光减少青贮用地就5000多亩。农业部门计算,今年全场利用沟旁道边、村边、地角、塘边等3500多亩,过去在人们眼里很不起眼的废弃地,播种了经济价值极高的“紫花苜蓿”草。环境问题不用犯愁了,按每亩产2吨草计算,可产草7000多吨,解决3500头奶牛优质青饲料。不用任何成本,从废弃地中还可拣回3500多亩地。

  据了解,这一做法是去年春启动的。农场出台了“免费供应种子,5边(沟旁道边、村边、地角、塘边)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措施,指定专人管理,就近指定小区”的“半亩地一头牛”工程。农场主管农业、科技副场长和各管理区主任为责任人。日前,省畜牧局、农垦总局,省农科院等有关部门领导前来调研,总结经验,号召全省推广。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