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5日电 鸡西,丰富的煤资源曾作为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而辉煌多年。但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和单一的产业结构,也曾使鸡西陷入困境,不但风光不再,而且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在焦虑中思考,在阵痛中探索。鸡西再次审视了面临的现实,重新认知了自身的优势,理性地呼应了中央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决策,并做出了具有战略突破意义的科学定位。产业结构调整使鸡西再造优势的工业革命蓬勃兴起。
给市场最大的牵动力,把产业调优扶强,使城市经济由“一柱擎天”向“多轮驱动”转变。
传统煤炭工业作为鸡西的支柱产业,曾以“一柱擎天”之势为鸡西经济的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十年前,全市财政总收入的80%来自煤炭收入,但煤炭行业粗加工、短链条、小规模、低层次的格局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状况使鸡西煤炭产品无法笑对市场。尤其是1996年以后,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以及环保达标和关并压产政策实施力度加大,煤炭生产一度跌入低谷,全市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和震荡。
面对这一现状,鸡西人果断决策,大胆实践,开始对全市经济大刀阔斧进行调整。
调整,并不是另起炉灶,摒弃原有产业,而是要充分认识鸡西的市情,把产业调优扶强,以经济结构的多元化,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市场为导向,将产业定位于建设以煤化工、石墨等为框架的能源基地上。并在体制和机制上进行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接替产业,做强做大支柱产业,使鸡西工业优势再现。
给资源最大的附加值,把链条做细拉长,使工业结构由开采、粗加工向深加工、科技利用转变。
煤炭是鸡西天赋的优势。但如何把煤炭的天赋优势做成真正的优势?鸡西人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
把优势做优,加快煤矿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延伸生产链条,推进煤炭产业上档升级。建设煤焦化工业园区,吸引洗精煤、煤转焦、煤转气、煤转油等项目和企业入驻园区,提高加工转化能力,提高煤炭产出效益。鸡东乐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焦化电项目总投资41930万元,30万吨焦炉、10万吨焦油、3万吨炭化硅、13.5万千瓦电站项目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86107万元,实现利润14580万元,实现税金11140万元。随着一期工程2.4万千瓦机组的安装运行,标志着鸡西煤炭工业由原煤生产向转焦、转电、化工一体化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围绕煤气、煤矸石等机焦附产品综合利用,建成了城市煤气和集中供热工程,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又一“亮点”。
把链条拉长,围绕石墨资源的高效利用,规划建设的高纯微粉石墨、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纸等项目,整合重组石墨企业,建设石墨精深加工园区。争取三年使石墨精深加工销售收入所占比重达到30%。项目投产可实现产值1.5亿元,利税1亿元。
把特色做特,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在着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新型接替产业。在台湾藏宝圣集团、珍宝岛药业入驻园区的基础上,扩大北药加工、有机食品等项目和企业入驻园区,建设医药食品工业园区。把产业做大,依托北方制钢公司,加大技改投入,支持北钢做大做强市委、市政府建立推进组加速对北钢扩模升级综合配套改造项目实施进程,3年内使其综合制钢能力达到200万吨,成为全国工业企业500强。在推进企业的10余项重大技改项目中,市里就其急需解决落实的电力增容、煤炭供给、征地动迁等6个方面11个主要事项进行了认真安排部署。
把技术做高,依托鸡西煤机公司,大力发展大功率智能化电牵引采煤机、配套电机等项目,建设煤矿机械产品工业园区。该公司瞄准市场开发大功率采煤机,最新开发成功的4种“MG610/1400———WD”型采煤机,已签订6台合同,并有一台出口越南,实现采煤机出口零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