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5日电 题:阁山鹿业“步步高”
特色养殖说着容易,养起来难。将特色养殖谱成一支交响曲更是难中难,但绥棱县阁山乡靠真诚引来“养鹿客”。全乡党员干部担保帮筹资、组建协会,3年时间,养鹿发展成为牵动全乡畜牧业的主打产业。目前已发展成2个养鹿专业屯,1个养鹿小区,饲养量达600多只,年创收100多万元。
2002年,大庆客商张凤杰相中了阁山乡,打算来这里发展特色养殖,永清村党支书刘永臣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将本村的场地免费租给了张凤杰,并帮他买饲料、安排住处等。
真情感人心,张凤杰留下了,并将养鹿技术教给了永清人。
当时,一头母鹿要4000元,一头公鹿要1500元,发展鹿养殖资金成了村里发展养鹿业的“瓶颈”。乡里知道了永清村的难处后,党委书记、镇长带头,全乡干部以工资为担保,从信用社贷款8万元,支持该村发展养鹿产业。
农民怕担风险不敢养鹿,村干部就带头来养。刘永臣买回了15鹿,村官姜虎买回了5头。
鹿吃的少,还干净,繁殖快。养鹿的好处农民看见了,也都跟着养起来。不到三年,该乡已有70多户养鹿。鹿好养,茸难割,产难接。对于养鹿户来说,割茸可是件技术活。不打麻醉针,鹿会痛得受不了;打麻醉针,麻药的配比度又难以掌握。接踵而来的问题,促使阁山养鹿户“抱成团”。2003年养鹿协会诞生,刘永臣任会长,还选出了技术员、销售员等。会员割茸、接产都有技术人员帮忙,销售员负责将鹿茸等销到吉林。由于该乡的鹿茸大、质量好、鹿产品精良,市场竞争力强,外地客商上门收购鹿产品,阁山乡鹿产业“步步高”。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