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7日电 怀着一份特殊的感情,这些耄耋老人又一次踏上了黑龙江的土地。
这是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60年前,在那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惨烈的战争中,中苏两国军民和其他国家的反法西斯力量在黑龙江的土地上并肩作战。60年后,已年过古稀的异国老战士们又一次来到黑龙江,相聚在曾经流血牺牲的地方。
伊万诺夫·瓦,84岁,中俄友协第一副主席,俄老战士委员会中国组组长,退役上校,曾参加了解放哈尔滨战役。
诺沃谢尔采夫·帕,86岁,远东方面军第五集团军198团中尉排长,曾参加过解放哈尔滨战役,退役少将。
……
他们来自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摩尔多瓦等8个国家,出席了我国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他们曾经参加了我国东北战场的抗日激战,为中国人民击败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老战士们在哈尔滨的苏军烈士纪念碑前敬献了花圈,这个城市没有忘记在那场战争中长眠的战友。
崭新的哈尔滨,我为你骄傲
78岁的舒德洛表达了老战士们的共同心声。
“前苏联和其他国家的老战士们与中国军民一起,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了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友好交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当年的流血牺牲,是为了让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今天的中国为我们做出了极好的榜样。”
“我们今天看到的哈尔滨是崭新的哈尔滨,与1945年的哈尔滨有着天壤之别。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看到了告诉我们如何过上美好生活的中国,我们为之骄傲!”
短暂停留,依依惜别
4日6日,短暂的3天时间,老战士们留连于这片美丽的土地,索菲亚教堂、哈尔滨森林植物园、太阳岛公园,秋日风景,美不胜收。
虽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却仍有着当年英武的风采。在太阳岛公园,乌兹别克斯坦籍华人老战士朱缘生步履轻快,讲着流利的汉语。“我出生在哈尔滨,有一部分的华人血统。在北京参加完纪念活动以后,他们有些人去了大连,我则来到了哈尔滨,这里是我出生的地方,这里是我战斗过的地方。”
“3天的时间太短了,美丽的哈尔滨让人留连忘返。只是有两个七八年前见过的哈尔滨的老朋友,这次很遗憾没能找到。”
回到了老地方,却没能见到老朋友,朱缘生留下了他在北京所住宾馆的电话,和他在乌兹别克斯坦住所的电话,希望记者能帮助他圆此心愿。
要离开这片土地了,老战士们说,他们将把在这里看到的和听到的带回去,告诉给更多想知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