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7日电?告别“拉锁路”,我国城市居民多年的期盼,今天终于有了破冰之旅。记者在佳木斯市林海路市政管廊建设部门获悉,我国第一条地下管廊已有“居民”入住,佳木斯市移动光缆成为首位“居民”。
长期以来,城市自来水、排水、天然气、强电、弱电、供热等市政管线地下铺设各自为政,今天刚建好的道路,明天被挖开。城市“拉锁路”给市民带来无尽烦恼。
2003年8月,我国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鸿宇市政管廊在佳木斯市林海路开工建设。这个地下管廊将自来水、排水、天然气、强电、弱电、供热等市政基础管线科学地整合于一个混凝土框架空间内。
6日上午,记者在南京鸿宇市政投资管理集团卜经理的带领下走进地下管廊。管廊内很宽敞,灯火通明,中间是一条通道,两边墙壁上被水泥板分为上中下三层。卜经理介绍说,这个管廊是根据林海路设计的,高2.3米,宽3.2米。上层为强、弱电区,中层为给排水区,下层为供热、供气区,设计考虑了扩容问题,可以利用百余年。
??据介绍,管廊内采取固定和移动相结合监控手段,如有漏水、漏气、漏电等现象发生,除固定的电子鼻可发现外,还将有机器人在过道上24小时巡逻,这种监控方式在世界上是领先的。
记者在鸿宇市政集团还了解到,管廊之所以选择在佳木斯建设,一方面是这里气候寒冷,冻土层较深,建成后有广泛推广意义;另一方面是该市领导对城市发展有前瞻性,对项目支持很大,如没有当地政府大力支持,项目建设很难进行。
据悉,林海路地下管廊总长为2000米,预计总投资3000多万元。目前,500延长米的一期工程已全部竣工,投资800多万元。目前,该项目已被建设部作为试点基地。
我国第一条地下管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