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他总是第一个来到街道办。每天,他总是拖着儿时因跌伤跛了的残腿,第一个深入街道居委贫困的居民家中,问这问那,帮这忙那。
到如今,他已经就任郊区(永红)佳西街道办党工委书记、主任三年多了,95%以上的节假日,他都奉献给了辖区内的居民。
2002年3月,顶着刺骨的寒风,于化丰正式到佳西办执掌帅印。
四处堆满了积雪、残灰的现状令于化丰心冷如冰:地方最偏,底子最薄,不仅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还拖欠职工工资1.5万元,各处欠账6万余元,办公条件十分简陋,整个办事处仅有一部电话还经常欠费停机。冬季没有取暖措施,五六个人挤在一间屋子里,几乎是哈气成霜。走进居民委,陌生,冷漠,怀疑。
超乎想象的困难,意料不到的窘境。于化丰拎起铁锹,拿起扫帚,先清积雪,再除积尘。中午到了,肚子咕咕叫了,于化丰自掏腰包请大伙吃一次团队餐。饭菜热,心里暖,于化丰的开场白变成了就职演说:“咱们这个街道办,抱成团儿才能燃起一团火,有了这团火才能燃亮更多居民的心;有了这团火,什么样的寒流都能闯过去!”
春阳融化了坚冰,佳西街道办有了家的模样,每个工作人员都把这里当成了家。为解决眼前的困难,于化丰从自己做起,手机公用,私家车公用,就连他的“钱包”里的钱也拿出来公用。没用多久,为办事处垫付了一万来元钱。
为了节省开支,大事小情他都事必躬亲,因此办里的同志都亲切的称呼他为“三职”—— —书记、主任兼司机。
2003年,市民政局计划翻新改造办事处118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中心,市民政局出一部分资金,另一部分需办事处自筹。利于小区居民身心健康的好事儿,再苦再难再累也要承接过来。资金缺口较大、验收时间又短,他就广泛发动朋友,四处求援,能赊来材料就赊过来,能少花钱就一定把价格压到最低,五六十天时间,他几乎长到了办事处。很快,一个有塑钢窗、防盗门、彩钢盖、扣板天棚和地砖的健身中心建成了。
社区内有一条20余年未解决的垃圾山,与居民家房脊一样高。居民站在“垃圾山”前是一肚子的怨言。
于化丰看到这一情况后,就跑到亲朋好友那里求援,有车的出车,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就帮助雇车。起早贪黑,集中一切力量“搬山”。亚麻厂、佳木斯热电厂的铲车,铝厂的运输车,市容局的垃圾运输车,社区内拥有小车的志愿者,还有数百名居民,齐参战,连续奋战近三个月,6000立方米垃圾被运了出去,道路平了,苍蝇蚊虫孽生源没有了,居民脸上露出了笑模样。
社区内有一条路因为没有下水每逢下雨天水排不出去,道路泥泞,行人难行,群众有意见。于化丰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不住地往上跑,争取政策,很快就解决了修建1000多延长米路段需下水涵管的问题。佳西办的十个社区均为原大中企业家属委,是全市弱势群体最为集中的地区,开展低保工作尤其敏感,家家相通,攀比性很强。为了确保低保金安全有序的发放,于化丰忍住阑尾炎发作的病痛,坚持领导全办人员深入调查摸底,科学准确地发放低保金。
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办事处共安全发放了370万元低保金,发放临时救助资金达360余万元,从未出现任何纰漏,多次得到市政府以及市民政局领导的表扬和肯定。“居民有困难我帮助,居民发展我服务。”于化丰的格言成为每个办事处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他们在云环社区成立了佳市首家社区爱心慈善超市,被救助人员达到560余人次。
社区有一个下岗职工卜庆友,想办一个酸菜厂,缺少资金和技术,愁眉苦脸。于化丰闻讯后,鼓励他坚定信心,帮助他解决资金近万元,请科技人员帮他充电。如今,卜庆有兴建的佳佳乐酸菜厂红红火火地开了起来,产品远销东北三省。
办事处的各种收费项目完全向社会公开。在办理低保工作中,总要有一些不符合条件的,托关系找熟人,并用请客送礼等手段以求达到目的,他都严词拒绝了。经常有一些情绪激动的人,甚至是一些“社会人”找到他,采取一些非正常的手段威胁他,以求长期低保,他坚持做到一个口子也不开,一个面子也不给。为了不瞒报、漏报,他坚持定期走访低保户,对全办1270户的2730低保人员,做到了心中有数。至今没有一例超标准低保,杜绝了违规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