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杂物堆上房院内成仓房 刘少奇在哈尔滨旧址湮没在棚户区
2005-09-13 02:07:19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图为已成为仓房的刘少奇故居。

  东北网9月13日电 曾作为党组织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活动的场所,应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护起来让后人缅怀瞻仰的刘少奇同志在哈尔滨旧址,如今却杂物堆上房、棚户包围墙、院内成仓房。12日,记者在接到市民反映后,对哈市解放前党组织领导中东路工人运动进行革命活动的地方,当年刘少奇同志革命活动的旧址进行了采访。

  12日中午,记者赶到哈市道里区河广街17-2号对面的棚户区,在眼前这片杂乱的棚户区前,很难想象这里和革命旧址有什么关联。记者看到这里已经开设了许多小车库,还有几家制作熟食的小作坊。这里的房子已经堆满了木板杂物,从地面堆到房顶,但从杂物间隙可以看出被包围在中间的一座房子的顶部,房子有两个造型奇特的天窗和几组并排的特殊烟囱。

  当记者询问这里是否有一个革命旧址时,很多人竟投来莫名奇妙的目光。记者在居民楼院内找到了几位散步的老人,他们对这里的情况比较了解。在知道记者是来问革命旧址情况时,老人们无奈地笑了起来,他们说,以前政府有关部门来了很多工作人员到这里查看研究,但后来这里依旧如此,而且,近几年这里的情况更严重了。很多在这里租房子的外来人员,把这里的棚户变成了车库存车挣钱,很多家一直以烧煤烧板子取暖做饭,结果他们将大量的木板烧柴堆得满房顶都是,一旦发生火情这里就会火烧连营。

  在居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一处用破木板钉制的门前,透过门缝记者终于看到了一块安放在墙上的、写有刘少奇同志革命活动旧址的一块牌子。这块牌子已经褪去颜色发灰了,这块牌子被院子里堆放的一些杂物遮挡着,虽然无法看到牌子上的全部内容。但还是可以看到“刘少奇同志在领导中东□(该字被杂物遮挡住以下同)路工人运动期间,于19□年2月13日再次主持了全□路工人代表会议”。牌子是哈市政府在1986年4月安放的,在牌子上面写着哈市文物保护单位字样。记者想进入院子看全牌子的内容,但院子大门已经被木板钉住,无法进入。只是从安放牌子的墙体的特殊建筑风格和门脸的特殊设计,能够看出这是一个年代久远的老式建筑,在屋檐下搭建的棚子上已经长了大片荒草。

  新闻背景

  刘少奇同志1929年6月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其间,曾两次到哈尔滨巡视工作,并领导了中东路工人运动。第一次是1929年9月26日,到哈尔滨领导反对“中东事件”的活动,第二次是1930年1月11日,到哈尔滨领导了中东路失业工人复工运动和组织工会的斗争。在他的领导下,哈尔滨的革命活动和工人运动出现了高潮,同年3月离开哈尔滨去上海,并向中共中央提出了三万余字的《关于中东路工人斗争的总报告》。

责任编辑:齐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