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9月13日电 一手负责招聘、培训、输出就业者,一手负责协调用人单位、监督保险费上缴、维权,尽管可让供需双方省心省力,却无用武之地,成立一年的哈尔滨市总工会劳务代理公司遭遇尴尬:至今业务成交额为零。
近年来,随着劳务市场的逐渐规范,劳务代理业务得到欢迎。尤其是从今年7月1日起,我国将用3年时间,在全国建立基本规范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到2008年6月底,所有建筑企业禁止将劳务作业分包给“包工头”。在其它领域,劳务代理也颇得青睐。
正缘于此,哈尔滨市总工会去年就注册了微利的劳务代理公司,这也是省内首家工会劳务代理公司。然而,一年零业务的结果与初衷相去甚远。这不仅与南方的劳务代理公司无法比,与本埠一些同类公司也形成差距。
据悉,公司的劳务储备不成问题,哈尔滨的很多下岗技术工人在册,农民工虽不多,但此前也有积累。由于南方市场规范,公司曾计划向南方输出劳务。但由于涉及维权,地域障碍形成诸多不便。于是,他们转战本埠。但哈尔滨劳务需求方的观念也形成掣肘。如,有的需求方舍不得把钱花在劳务代理费用上;有的需求方不愿缴纳保险金;有的需求方想占便宜,多收些抵押金;有的怕一旦出现问题,工会将揪住其维权。
一些求职者或就业者对劳务代理也不理解。前不久,一瑞典企业沈阳分公司驻哈办事处主动找到工会劳务代理公司,表示要将此前雇佣的卫生员实行劳务代理。但卫生员嫌取工资麻烦,不如直接领钱省事,而且以后自己不再和企业直接发生非业务关系。在该办事处解释这是总部的要求时,该卫生员认为企业在变相解雇自己,最终去职。
据悉,工会劳务代理公司联系的岗位薪金不低于哈尔滨最低工资标准360元/月,且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将由用人企业如数打入该劳务代理公司,再由其代缴。尽管如此,工会劳务代理公司依旧两头不被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