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9月13日电 生活靠自己打球靠才智,苗立杰美国WNBA归来话收获
身着白色T恤、蓝色牛仔裤,脚蹬白色运动鞋的苗立杰,笑着走出太平机场,给人感觉愈发成熟了。
当说起在美国打球的收获,她侃侃而谈。苗立杰说,以前觉得中国打球的孩子从小离开爸妈是很自立的,还有别人的帮助,比如在国家队打球时,很多事别人会帮你办,但在美国打球时,很多事情都得靠自己。学做饭牛排竟被烧煳
苗立杰在机场对记者说,她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与全家吃顿饭,品尝一下久违的家乡菜。其中有她与家人的亲情,也有她对家乡饭菜的特殊感情。
她到美国不久就遇到“吃饭关”,吃惯中餐的她对天天吃西餐有些不习惯。她说,那边的食物比较油腻还很甜,老想吃点咸的。吃华人的菜吧,基本上都是粤菜,也有些甜。于是,苗立杰开始尝试着自己动手做。
说干就干,从超市买来肉菜和一些调味品,就比试起来。第一次作牛排就“砸锅”了———火候有些大,结果烧煳了。她说她自己都不想往下咽。
贵在坚持。苗立杰经常请教当地有做菜经验的华人,加之大胆尝试手艺有所提高。记者在机场问她会做哪些菜,她爽快地说,学会了煲汤。再追问她详情,她说鸡蛋汤、豆腐汤什么的。她还补充说,炒豆角,炒生菜等都不在话下。“西餐的牛排我也会作了”,她显得很自豪。
苗立杰向记者透露,她之所以乐于学做饭还有一个原因:她的住房里有一间设施比较豪华的厨房,还有大的窗户,采光特别好,做起饭来心情特好。学外语做梦都在背单词
开始最让她受憋的是外语。
在行前的一段时间里,苗立杰曾刻苦攻读英语。但到美国之后,尤其是开始上训练课时,难题就来了———她所学的大部分都是日常英语,而教练员所说的基本上是篮球专业用语。当开始打常规赛时,这个问题更突出了。教练员让她在场上如何如何,她很难搞懂。教练员着急,她更着急。教练员还是很幽默的,他说他没有时间学习中文,只得让苗立杰去学习英语。
于是,苗立杰的经纪人费菲又从国内飞到了她的身边,成为她的外语老师和翻译。苗立杰称她为姐姐。两人不是亲姐妹,胜似亲姐妹。
苗立杰在学习外语时显得很聪明。她并不死记硬背,而是在完全理解这个单词或这句话的中文意思之后,才默默记下。当她自己不上场时,也很注意教练员在说什么,当教练员叫停时,更是她学习外语的好机会,她仔细去听,遇到自己熟悉的词句,她还会默读几遍。与她住在一起的费菲经常在早晨起来说,苗苗,昨晚又听见你在梦中叨咕英语了。苗立杰故作糊涂地说,是吗?又影响你睡觉了……
当记者问她目前英语水平如何时,她说还可以。“我觉得场上英语作用比较大”她说,“每天听教练讲话时,如果我的经纪人不在就要靠自己,如果她在的时候,就比较依赖她。”
5个月的美国生活,彻底打破苗立杰以前的生活规律,让你重新学习,再求进步。学打球感受美国文化
苗立杰曾是国内联赛的得分王和3分远投王,进攻是她的特长,防守是她的弱项。但到美国君主队之后。教练员反倒在场下练防守,上场也主要是以防守为主。为什么会这样呢?
苗立杰笑着说,最主要原因是,我一开始的防守不好。教练员为此给自己一点压力,让我多练一些防守,在场上主要任务就是盯死对方的后卫,所以我投篮机会比较少。在进攻上教练告诉我,你进攻非常好,只要与队友配合就行。WNBA有一个规矩:出现一个机会不投下次机会就没有了,因此我很小心,总是等着有更好的机会,结果往往一犹豫就失去了投篮机会。到后来觉得好多了。只要有这个机会给我,我就能把握住。在竞争激烈的美国WNBA赛场,防守是赖以生存的砝码,从不缺乏进攻好的球员,缺的是能投关键球的人。
苗立杰感到只有了解了美国文化,融入到这个群体里面,才能够打好球。除了打球之外,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学习。
美国人比较懂得如何放松,在球场上打球的一个半小时,包括赛前准备工作的3个小时,球员们都全身心投入。他们会在其他的时间找各种方式来排解自己的各种压力。苗立杰觉得这个做法特别好。生活上没有过多的悲伤,还不会挂在脸上,他们不会想昨天发生的事情,一般都想明天应该怎么去做。
苗立杰笑着说,这就是我自己理解的美国篮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