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4日电 日前,我省8名7岁以下的聋儿,在北京成功地接受了“人工耳蜗(电子耳)”的免费植入手术,并陆续返回哈市。这8名聋儿在接受一年左右的康复训练后,就可以和正常儿童一样读书和生活。
昨天,记者在黑龙江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见到了刚刚从北京接受了“人工电子耳”植入手术回哈的7岁聋儿张帅,她将在这里接受为期一年康复训练。张帅的妈妈曲春红向记者说,在孩子11个月的时候,发现孩子对声音好像没有感觉。由于自己是从事医护工作的,职业的敏感让她隐隐感觉到不安。随后就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结果孩子患先天性耳蜗畸形,听力几乎为零,这个晴天霹雳般的诊断几乎将夫妻俩彻底击倒。
7年间,她领着小女儿几乎走遍了东三省所有的医院,夫妻俩本就微薄的收入也全部用在看病、治疗和购买资料书上。后来从医院得知,要想让女儿能听见声音,只有安装“人工耳蜗”,但一台“人工耳蜗”价值20多万元,对于她这样的家庭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曲春红就和各类基金会联系,并向他们求助。今年初,她女儿幸运地被推荐去北京接受免费“人工耳蜗”移植。得知这一消息后,夫妻俩高兴得一夜未眠。
曲春红告诉记者,7年来,女儿第一次听到声音。她用不很流利的语言告诉妈妈,今后认真参加康复训练,让自己的语言更流利,让妈妈不再流泪。
据了解,根据普查表明,我省现有7岁以下的聋儿3万名,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新产生聋儿500余人。我省的聋儿有80%来自农村,大多数生活在特困家庭,没有能力看病治疗。今年初,全国开展“启聪行动”,让一些生活在贫困家庭的孩子能接受免费“人工耳蜗”的移植。我省首批去北京接受免费“人工耳蜗”移植的最后确定了8名7岁以下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