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个体小诊所难治也应治
2005-09-19 08:31:28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张巍 薛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9月19日电 哈尔滨日报9月11日刊登的新闻调查《个体小诊所难治之痛》,对前一段时间南岗区七政街上的两家黑诊所非法行医导致患者一死一伤的事情进行了跟踪采访。文章刊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主管部门关注黑诊所,百姓期待整治黑诊所

  据悉,报道见报后,9月12日,市卫生局局长亲自召集各区卫生局召开紧急会议,布置下一步整顿黑诊所的工作,要求各区卫生局相关部门加强对个体诊所的监管,进行大规模的突击检查,发现问题诊所立即取缔并处罚。

  报道发出后,七政街的居民纷纷给编辑部打来电话,称赞哈报这个报道做得好是对读者负责的调查。苗圃小区的张大爷说:“因为我身体不好,经常在周围的个体小诊所看病打点滴。看过你们的报道,以后再看病还真得看清楚是不是黑诊所。我们真希望有关部门能早日肃清遍布在小区周围的黑诊所,还百姓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刘女士打来电话说:“没想到在我们家边上的‘关世敏西医内科综合门诊’竟是个黑诊所,前些天我还在那打过点滴呢,想起来真有些后怕。”王先生气愤地说:“前些日子我们这一条街就有两家诊所已经出事了。这事我们七政街上的居民都知道。但真不知道附近的黑诊所竟这么多。有关部门再不好好管管,就是在拿老百姓的生命开玩笑。总不能让百姓到诊所以生命来试诊所的‘黑’与‘白’呀!如果职能部门再不加强监管,黑诊所关了又开,继续遗害百姓,就是主管部门的失职!”

  学府花园一个小区竟有7家诊所

  14日,南岗区学府花园的王大娘给记者打来电话,赞扬这篇文章写出了老百姓的心声。她说:“现在老百姓看病难,上居民区里的小诊所看病就是图个方便便宜。但还真没注意诊所的‘黑’‘白’。我们小区就有好多家个体小诊所,也不知道合不合法?”

  15日下午,记者来到王大娘所住的位于学兴路上的学府花园。这是个新建的小区,布道板还没铺好,但是一进小区就可以看到一楼二楼好几家打着“诊所”的牌子。记者先来到“学兴保健按摩诊所”,看到在二楼凉台窗户上还贴着“静点”,记者走进5号楼二楼的这家诊所,看到这家在客厅放着三四张床,床头放着输液架,里屋就是住屋。当记者询问能否点“氧氟沙星”时,女主人热情地说:“能点。你看这儿条件多好呀,在这儿点吧。”记者又来到离这家仅20多米的“西医诊所”,看到牌匾上写着“诊断、手术、静点、针灸、理疗”等字样,走进这家诊所,记者看到外屋是候诊室,里屋是点滴室,有4张床,分别都有人在点滴。这家诊所也可以自行带药来点,处置费4元。走出“西医诊所”,对面楼就是“胡树元内科诊所”,同样可以带药静点。在这家诊所的后面还有一家“中西医诊所”。在该小区的这两座楼记者就发现了4家各类诊所和3家牙科诊所。果然像王大娘所说,小区里诊所之多令人咋舌。

  走出学府花园,记者来到与学兴路交叉的延兴路,短短不足百米又有两家静点的诊所。延兴路10号的一家居民凉台上挂着“西医诊所”的条幅,记者看到这是一个不足10米的小屋,有两张床,分别有一个男士和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在家人的陪同下打点滴。屋里的女士告诉记者:“我们这儿,不能自己带药点滴,必须用我们的药。”在延兴路口一个地下室打着“于仲华中医内科诊所”的牌匾,牌匾上写着“主治范围: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风湿、水肿、失眠、体虚、面瘫等”字样,走进地下室一个患者正坐在长椅上点滴。这里同样可以自带药点滴。

  整治黑诊所应该迎难而上

  据了解,上周本刊刊登《个体小诊所难治之痛》,将“合法”不规范的小诊所遍布城市小区各处,非法行医的黑诊所草菅人命的问题提出来后,南岗区卫生主管部门又对七政街上的小诊所进行清查,除“关世敏西医内科综合门诊”外,又查出有4家诊所是非法行医的黑诊所,两家医疗机构存在超阶级范围经营等问题。

  虽然七政街上的黑诊所得到了取缔、不规范的小诊所得到了整顿,但是遍布在南岗区以及全市的个体小诊所存在的不合乎《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以及超范围经营、违规经营等问题就如一枚枚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被查封了的黑诊所换个地方换个招牌便起死回生,再次将一只只黑手伸向无辜的百姓。如果监管部门不能将这些黑手斩断,连根拔起,加大打击力度和执法力度,那么黑诊所治死人的事件将会不绝于耳,黑诊所将真的成为永远的难治之痛。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