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9月19日电 公办幼儿园办收费“特色班”现在已经呈蔓延趋势,幼儿园这种做法到底对不对呢?教育专家认为,提倡儿童早期智力开发本身没有问题,但儿童早期智力开发是门科学,目前哈市高质量的幼儿教师很少,盲目开设“特色班”,有可能将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引入歧途,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黑大教育学博士、副教授李芳认为,儿童的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很重要,幼儿园办一些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特色班”是符合儿童早期教育的需要,但幼儿园的师资问题让人很担忧。有一个孩子在幼儿园学了几年英语回家还不会说,英语作业还要由家长来代替完成,这说明有部分幼儿园的英语“特色班”老师不懂儿童的早期教育,儿童英语只是培养孩子的口语,让孩子会说,对外语感兴趣,而不是教孩子去学字母,背单词。李芳说,现在很多幼师的知识水平和文化底蕴都比较欠缺,高水平的教师又不愿意去从事幼教工作,导致幼儿园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在这种背景下,有些“特色班”就会办走样。幼儿园迎合家长办“特色班”的要求,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办“特色班”,如果幼师传授的知识不准确或错误,孩子就会先入为主,以后很难纠正。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在谈到幼儿园的“特色班”学习时认为,有部分幼儿园的“特色班”实际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开始向小学教育发展,这不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特征。陆士桢说,幼儿园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如果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把握不准,强调知识传授,不但淡化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反而让孩子害怕学习,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幼儿的起跑线上,但不当的方法有可能适得其反。
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室谷立芳认为,幼儿园的“特色班”教育表面上看是向小学教育靠拢,让孩子早起步、早领先,实际是一种违背幼儿自身发展规律的拔苗之举。她认为儿童的发展必须在适宜的生理成熟度的基础上,进行适时训练,不能随意逾越其认知发展阶段。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几乎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玩,玩童才是健康儿童。幼儿园要教育幼儿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使其能一生持续地学习、有质量地生活。
一位小学校长认为,违反儿童特点的幼儿“特色班”有不少危害。3岁前是儿童训练口语的关键期,如果被英语、算术过多地挤占了,会阻碍孩子的全面发展,对小学正常教学也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