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防生态环境状况恶化 黑龙江省要立法保护兴凯湖
2005-09-21 05:15:1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刘姝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1日电 记者从黑龙江省法制办获悉,由于兴凯湖地区人口逐渐增多,人为的活动使湿地面积缩小,生态环境状况恶化,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地减少,黑龙江省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出台法律来保护兴凯湖。

  据介绍,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东南部的中俄边境上,面积222488公顷,是三江平原湿地类型最多、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水域广阔,河流纵横,沼泽密布,森林繁茂,形成了复杂稳定的生态系统,蕴育了丰富的多样性生物,与同纬度的欧洲、亚洲其他地方相比,兴凯湖区域珍稀、特有物种的种类和数量都居于前列。据初步统计,兴凯湖有高等植物690多种,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10种。兴凯湖最具特色的生物资源是鸟类,它是大量候鸟南北迁徙的停歇地、觅食地,每年从兴凯湖迁徙的候鸟超过两百万只,仅兴凯湖东部的不冻水面湖口处春季迁徙量就有50万只。每逢春暖花开之际,许多很难见到的珍稀鸟类不约而同地聚集到兴凯湖,停息在微波荡漾的湖水旁边,玩耍嬉戏,这一美景让人留连忘返、乐不思蜀。兴凯湖现有鸟类230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48种,其中丹顶鹤、东方白鹤、中华秋沙鸭等8种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1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早在1971年,《拉姆萨尔公约》就明确指出:兴凯湖是“主要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

  然而近些年来,兴凯湖陷入了被破坏的险境。据省政府一位曾经考察过的兴凯湖自然保护区状况的官员介绍,许多人大代表纷纷呼吁保护q区立法。今年4月,省政府派出专人组成考察团到深入到当地调研,结果让人担忧。200多条渔船在湖面上捕鱼,还有数十只“黑户”渔船也加入到捕鱼大军中,这肆无忌惮的捕欲行为将会导致鱼种灭绝,水质下降。调研时还发现,除了保护区遭受着破坏外,当地的管理机构和方式也暴露出弊端。由于保护区湿地面积大,当地管理部门管理能力不高,人员不足,基础设施设备差,缺少科研与检测体系,因此日常管护、科研等工作只能维持在初等的低水平状态。同时,保护区内设有四家农场、密山市基层政府等机构,这些部门互相不协调,利益冲突严重,这都危害并阻碍了兴凯湖保护区的发展。

  黑龙江省政府法制办一位负责人说,他们针对保护区内存在的状况,正在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定。这部法规主要强调了百姓保护的义务、政府加大投资保护力度,同时增加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权和处罚权。目前,这部法律正在修改完善阶段。

责任编辑: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