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哈尔滨市6年30余处革命旧址被毁 历史遗迹在风雨中飘摇
2005-09-21 13:18:42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时继凯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1日电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张福山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哈尔滨的革命活动旧址有73处,其中已有一半旧址在地面上消失了,只是以照片资料等形式“立此存照”。它们大部分是在近6年来的经济建设和城市改造中被人为破坏的,这其中也包括一些被挂上保护建筑牌的。

  哈尔滨市仅存的一处刘少奇同志革命活动旧址被湮没在棚户区报道后,引起市民强烈反响,不少读者想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为此,记者走访了哈市一些相关部门和学者,结果发现,和刘少奇同志故居一样命运的革命活动旧址不在少数:哈市有50%多的革命活动旧址被破坏而消失了;而剩下的另一半保护形势也不容乐观。

  生活报报道,日前记者找到了哈市党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张福山,提到河广街1号刘少奇同志革命活动旧址的保护工作,老先生来了精神。为了保护哈市革命旧址,他和很多文保工作者付出了很多心血。他和几位学者共同编写了《三十六棚———哈尔滨车辆工厂史》,三十六棚就是哈市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当年就有刘少奇同志领导中东铁路工人进行革命活动的身影。

  张老先生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骑着自行车背着相机走遍了哈尔滨的大街小巷,经过近10年的调查终于在1995年编著出版了《哈尔滨革命旧址史话》,录入了哈市68处革命旧址。2001年该书再次出版时,统计的革命活动旧址增至73处,其中已有一半旧址在地面上消失了,只是以照片资料等形式“立此存照”。它们大部分是在近6年来的经济建设和城市改造中被人为破坏的,这其中也包括一些被挂上保护建筑牌的。

  现今,哈市现存的革命活动旧址只剩不到四十处。张老先生说,这种现状让几代文保工作者很寒心。虽然旧址保护工作涉及很多部门和一些实际困难,但是如果重视文化传承,作为文化名城的哈尔滨不应该抛弃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不能看着这些不可复制的景观在风雨中飘摇。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