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2日电 日前,刘女士的8岁女儿发烧,她带着女儿来到牡丹江市一家大医院儿科就诊,挂号、候诊、交费、取药,耗费了刘女士整整一上午的时间。一点小病,刘女士为何不就近到社区医院就诊呢?
记者采访了解到,牡丹江市一院、二院、中医院、妇产儿童医院等大医院,每家医院热门科室一天能看七八十名病人。据介绍,市中医院儿科每日门诊量常在170至180人次,几位专家的日诊量高达60至70人次,一名专家仅一上午就要看40多名病人。
病人愿意来,医院收入高,无论对医院还是对医生来说都应该是件好事。可实际上,病人过多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疗服务的折扣。记者常听患者抱怨大医院看病挂号、候诊、交费、取药等程序耗费时间太长,医生看病时间却很短,感觉很不值。许多医生也抱怨,70%%的病人都是感冒、发烧、肠胃炎这样的小病、常见病,根本没有必要非得到大医院排队来看。专家门诊主要针对疑难杂症,让专家诊治普通的伤风感冒实在是一种资源浪费。
如何让市民看病既方便又便宜呢?从2004年5月开始,牡市出现了社区卫生服务,大医院上水平发展高精技术,治疗疑难病症;社区卫生服务负责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引导该市卫生资源的利用逐步走向合理。
但这项分工目前却很难真正实施到位,这其中原因很多。首先,牡市社区服务还属于起步阶段,许多市民对其还不了解;其次,社区医院医疗水平亟待提高,社区医疗队伍需要素质再教育。记者采访发现,超过半数的市民对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心存疑虑。
据牡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让患者信任社区医疗,实行医院、社区双向转诊并扩大大医院与社区医院的合作关系非常重要。大医院的医生可以定期到社区医院会诊,有组织地开展义务门诊,帮助基层提高业务水平;社区服务人员也要不断进修,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在遇到重症病人时能够及时鉴别,对专科病人施行更准确的转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