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9月23日电 目前,大学生盗窃同学手机的犯罪比例攀升,巡防支队支队长刘亚民称,今年以来,他们侦破了7起大学生盗窃案件,其中手机盗窃案数量最多,作案学生大都成绩优异。是什么原因使大学生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断送前程?20日,巡防支队法制室主任王晓光告诉记者,在盗窃同学手机和被盗手机的大学生中,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行为已犯法,甚至还有手机被盗的同学来公安机关为犯法的同学说情。这一错误认识,更普遍地反映出当前部分大学生法制意识淡薄的现状。
“我还在上学,让我爸妈来接受处理吧。”
这是一名盗窃手机的大学生对讯问民警说的第一句话。在他眼里,因为自己还是学生,只要承认错误就可以被原谅。事实上,大多数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学生,都已年满18周岁,已届成年,完全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按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8周岁的人,对一切犯罪都要负全部刑事责任,不再因年龄原因而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所以只要盗窃手机的犯罪事实成立,他们必然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虽然这会影响在校大学生的学业甚至前途,但法律是无情的。
“我还未成年,总应该照顾一下吧。”
一名盗窃手机的大学生为自己的罪责开脱:“我还是学生,还未成年,总该照顾一下吧?”
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刑事司法政策从实体法到程序法均制定了与成年人不同的刑事处罚政策,这是国际通行做法,但对已是成年人的大学生而言,就不会有任何特殊对待。因为任何成年人触犯了法律都要接受法律的制裁,这个标准对任何人都是统一、平等的。
“多交点罚款,放了我吧!”
目前,很多大学生的手机价值几百元、近千元甚至数千元不等,而在那些盗窃手机的大学生眼中,这只不过是一部手机,充其量不过是款式时尚、新颖而已。他们以为盗窃手机不是犯罪,只要退赔手机,甚至交些罚款就行了。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些手机的实际价值。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秘密手段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就构成盗窃罪。而据巡防警方介绍:凡是符合盗窃罪的犯罪特征,盗窃财物数额在1000元以上的,就要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