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3日电 日前,省公安厅机动车辆防盗抢“天罗地网”工程正式启动,标志着黑龙江省公安机关在打击和防范盗抢机动车犯罪方面打出了重拳。
近年来,盗抢机动车辆案件在我国以每年26%%的速度上升。据统计,2001年至2004年,我省共立盗抢机动车案件20896起,破获4833起,破案率仅为23%%。以哈尔滨市为例,该市目前共有机动车约30万辆,其中有20万辆露天停放,机动车被盗抢的几率很高,出租车司机被抢被杀事件屡见不鲜。
据了解,“天罗地网”工程,就是采用全球移动通信技术,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应用于出租车、营运车、押款车、物流车、办公车、私家车和特种车辆,建立起智能车辆跟踪管理系统,为这些车辆用户提供防盗、反劫、网络调度、实时监控、信息管理等卫星定位监控服务。GPS卫星定位系统由GPS卫星网、地面控制站和GPS接收机3部分组成。接收机在任何时间、任何位置都能接收到由卫星发送的信息。
12日,记者来到省公安厅机动车辆防盗抢“天罗地网”工程监控指挥中心,现场目睹了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如何进行操作。随着工作人员轻点鼠标,投影显示屏上出现哈尔滨市某街区的“电子地图”,工作人员用鼠标进行调整,地图比例也相应发生变化。工作人员输入一台机动车的车牌号,点击鼠标,显示屏上指示这一机动车的箭头开始移动,监控人员能清楚看到这台车行进的路线和停靠位置。
GPS卫星定位系统离不开“电子地图”这一技术支撑。“电子地图”的内容越详尽,定位跟踪的效果就越好。指挥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中心所备“电子地图”可以做到实时更新,在农村可以精确到村一级,在市区可以精确到一条马路的绿化隔离带。
机动车上的GPS接收机安装在车内正驾驶前下方的隐蔽位置,每名用户都配有一部车载电话,可以随时与监控指挥中心进行联系。车辆在设防状态下,一旦有人非法开启车门和尾箱或发动车辆,报警喇叭会自动向监控中心报警。车主遇到抢劫,按动隐蔽紧急报警按钮,监控中心立刻就能知道车主正处于危险状况和车辆所处的位置,“110”也会迅速做出反应。如果车主被威胁而离车,在15米的范围内,车主可以遥控向监控中心报警。监控中心接到报警后可遥控开启车内的监听装置,进一步确认警情,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同时,监控中心还能对被盗被劫车辆进行遥控断油断电,让车辆无法行驶。不仅如此,指挥中心还可对车辆进行轨迹回放,掌握车辆在某一时间段的位置记录。如果有需要,可以查询到车辆自入网之日起的所有位置记录,这为公安机关破案提供了重要线索。
据了解,我省自2000年起,GPS车辆跟踪管理系统一直只是应用于“龙江押运”,而GPS卫星定位系统用于社会车辆跟踪管理只是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