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市街头日发生6起诈骗案 警方历数街头诈骗招数
2005-09-25 06:40:1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潘丽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5日电 记者日前从哈尔滨市公安局获悉,今年社会治安形势平稳,劫持案件零发案率,抢劫绑架案件也呈下降趋势。但是今年入夏以来,诈骗案件增多,仅7月和8月就分别发生了185起和182起诈骗案件,平均每天6起。犯罪分子多为二至三人,其骗人名目十分繁多,犯罪主要手段是以大仙看病、买卖摘债券等形式,欺骗贪图便宜的女性和中老年人。受骗群众小则损失钱财,甚至造成了生活悲剧。

  2005年8月的一天,家住道外区的李大姐在街上走路的时候,忽然脚下有一个黑色的手提包。这时,一男子张某捡起了包,问李大姐是不是她的,李大姐说不是。随后,张某从手提包中拿出一叠百元钞票,此时的张某看到李大姐有些心动,便说自己有急事要办,可以将这笔钱先暂时放在李大姐那里,等办完事再和李大姐分钱,但前提是要李大姐将自己身上的钱和所有值钱的东西给张某,这样即使回来找不到李大姐,自己也不会损失很多。李大姐一看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就将自己身上的钱以及值钱的东西交给了张某。可在原地等了张某很长时间的李大姐慢慢感觉到事情可能不是她想象的那么简单,打开手提包一看,原来包里的一叠百元大钞是假币,此时的李大姐才知道自己受骗了。警方提醒:这种街头骗术除了“掉信封”以外,还有掉戒指、首饰等方式。结果都是让上当者先拿钱,骗子借机脱身,等上当者反应过来,骗子早已溜之大吉。

  一天,71岁的韩大娘像往常一样捡矿泉水瓶子。这时,一男子马某来到韩大娘身边和她攀谈起来,马某说他有一些债券,利息很高,一个月后就到期能拿钱了,可是现在急等着用钱,想低价卖出。韩大娘早就听说债券的利息高,也曾经想买过,但都因为经济的原因而放弃了。马某看韩大娘有点动心,便又对韩大娘说他们可以一起到附近的银行,让那里的工作人员帮韩大娘看看真假。韩大娘信以为真,就和马某来到了附近的银行,还没等他们进去,就从银行里走出了身穿银行工作服的一男子李某。李某对韩大娘说他是这个银行的工作人员,马某的债券确实是真的,而且是他们所发的利息最高的,如果到期后可以收到比现在高出几倍的现金,很合适。韩大娘一听银行的工作人员都这么说了,就带着马某回到家中,拿出了1万多元钱,把李某的债券都买了。一个月到了,韩大娘满心欢喜地拿着债券到银行取钱,可银行的工作人员却告诉韩大娘这些债券是假的。此时的韩大娘傻了眼,一屁股瘫坐在地上,人事不醒。

  警方提醒:很多设骗者将一些作废的或根本不值钱的假证券、假外币、假邮票等拿出哄骗钱财,提请市民注意切不可凭一面之词轻信上当。

  赵大娘在晨练时,碰上了问路的吴某,他打听附近有没有一位看病消灾“大仙”的住址,并通过聊天知道了赵大娘的详细情况。这时,张某出现了,说知道“大仙”的住址,并且说该“大仙”看的如何的准,被说动心的赵大娘便要求一同前往。“大仙”对赵大娘说她的儿子近期之内会有血光之灾,如果要“破”就要赵大娘将家里值钱的东西和钱放在“大仙”处,过几个小时再来取,对“大仙”的“法力”深信不疑的赵大娘立刻跑回家将值钱的东西和1万多元钱送到“大仙”处。回到家后的赵大娘将此事告诉了儿子,赵大娘的儿子越想越不对,便来到“大仙”的住处,可到处问也没有“大仙”这个人,此时的赵大娘才知道自己受骗了,在儿子的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报了案。

  警方提醒:广大的市民尤其是中老年的女性,当遇到此类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头脑清醒,不要被一时的假象所迷惑,也不要贪小便宜更不要迷信。只有加强自身的防范,才能让犯罪分子没有可乘之机,才能更好的维护个人的利益。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