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6日电 为了帮助贫困学子圆大学梦,杜尔伯特县今年首次通过全县干部职工募捐的形式,设立了助学基金,把资金存入农村信用合作社,以资金账户为担保为学生提供全省首家生源地贷款。
今年,全县有50余人借助助学基金贷款上了大学。
杜尔伯特县教育事业发展迅速。2005年高考,全县考取本科的学生达300多人,大庆所属四县的高考文理科状元都在这个县。但是,由于杜尔伯特县还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家庭较多,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即使顺利升入高校,但由于家庭困难,仍然面临失学危险。
为了给贫困大学生提供资金来源,这个县县委常委会议讨论决定,在全县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在职职工干部、在杜尔伯特县的中省直单位职工干部、驻县部队官兵中发出捐款倡议,采取自愿的原则募捐,筹集爱心助学基金,目前已筹集近60万元。
考入二表本科以上大学的、具有该县长住户口、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由本人向就读高中提出申请,所在高中审核后出具贫困证明并将学生名单报到县教育局,由县教育局会同学生家庭所在地的街道、村委会对学生家庭的贫困状况、录取通知书、所需学费额度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认定后向信用社开具证明,允许学生贷款。贷款期限为四年,由爱心助学基金账户做质押并逐年偿还贷款利息。贷款学生的家长可逐年不限额还贷,若第一年还贷,则按还贷金额的15%%发给学生做奖学金;若第二年还贷,则按还贷金额的10%%发给学生做奖学金;若第三年还贷,则按还贷金额的5%%发给学生作为奖学金。贷款额度参照学生的贫困程度和所考入院校的收费标准,分3000 8000元不等,极特殊贫困的也可以贷给10000元。
杜尔伯特县泰康镇的杨宁,父母下岗,家境贫寒。东挪西借,学费难凑。他只好放弃大学梦,计划外出打工。就在这时,助学基金伸出援手,揣着6000元助学贷款,杨宁走进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他激动地说:是爱心助学改变了我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