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宾州崛起———宾县县域经济发展纪实
2005-09-29 07:49:38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周超 杨兴文 王作龙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9日电 题:宾州崛起———宾县县域经济发展纪实

  曾经被轻视甚至被遗忘的宾县,如今以蓬勃向上的新姿引人瞩目。

  低速徘徊多年的县域经济,由于宾西开发区的诞生而出现生机。

  60万勤劳智慧的宾县人民,在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阔步前进走向未来。

  作为哈东近郊农业县份,宾西经济开发区、农牧产品大基地、哈市东郊大花园成为宾县县域经济最夺目的三大亮点。

  宾县南倚张广才岭之绿色屏障,北顺松花江一池春水,腹地有二龙山湖光山色;山川相间,沃野千里,清末的“宾州府”威震辽东。老一代革命家陈云曾在宾县主持北满分局的工作。20世纪90年代,一位省领导来宾县视察,奋笔写下“旭日东升,宾州腾飞”的条幅。然而宾县经济腾飞的速度不尽如人意,随着一批骨干工业企业的衰退下马,宾县在无奈中开始向传统经济回归,呈现了长达十年的低速徘徊期。发展、振兴,振兴、发展,宾县人民在思考、在奋斗、在冲击。几经周折,数度风雨,宾县的路,到底在哪里?

  宾西开发区———

  宾县崛起的龙头

  2002年7月,一场夏日热浪在宾县3000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激荡。

  县委、县政府把一场事关宾县发展前途和命运的大讨论推向每一个角落。长达一个月的大讨论,激情引发了智慧,责任唤起了使命,崛起成为共识。

  宾县县委书记任继福在大讨论中,就宾县经济的走势作了分析和定位:面对周边市县的迅速发展,宾县再也没有时间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

  于是,中共宾县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了一个对宾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转折意义的大思路:“工业强县,牧业富民,旅游带动,外力牵动”。

  两三年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这一思路的巨大贡献在于催生一个把宾县经济引上跨越发展轨道的宾西经济开发区,而宾西经济开发区的价值在于使宾县经济有了全新的引领方向,有力地改写了“大农业、小工业、穷财政”无奈落后的格局,使全县增长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

  当省市把宾县列为哈尔滨大经济圈的卫星城时,宾县人民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去着手未来的建设。正是基于此,县委在十三届三次全会上用最快的速度把卫星城建设这个全新的载体完成了发展模式的新调整:以建设哈尔滨中等规模卫星城为目标,以富民强县为根本目的,做大做强开发区,建设新兴工业城,提档升级旅游业,建好东郊大花园,调强扶壮绿优特,建成农牧产品大基地。

  “不要政绩要发展”,这是县委书记任继福在2002年提出新的经济发展思路时向全县党政干部道出的心声:“不管情况怎么变化,跨越式发展的主题不能变化;不管遇到多大压力,跨越式发展的力度不能减缓;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决心不能动摇……”

  经过全县“大调研、大考察、大讨论”活动后,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要想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建成哈尔滨卫星城,实现全县人民全面小康的目标,就必须打破固有的、传统的思维模式,走外引内联、工业强县之路。要实现工业强县,就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抓好产业化龙头;要实现招商引资就必须搭建一个良好的载体和发展平台。因此,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充分发挥宾西镇区位优势、基础优势和资源优势,明确提出要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在距哈市29公里的宾县宾西镇辟建经济开发区,并力争在三至五年的时间内将宾西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宾县招商引资工作的新载体、工业发展的新平台、展示宾县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应该说,辟建开发区的这一决策,使宾县把握住了稍纵即逝的机遇,搭上了经济快发展的末班车,使县域经济实现了向良性发展的重大转折。

  2002年9月11日,宾西经济开发区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宾西开发区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是哈东第一个省级开发区,距哈尔滨市29公里。国家交通大动脉同(江)三(亚)高速公路和哈(尔滨)同(江)高等级公路贯穿开发区全境,是哈东第一高速公路出口。距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50余公里,区内将修建铁路专用线,并引进多家物流企业,开发区交通四通八达,运输畅通便捷,形成了具有较强能力的现代化主体交通运输网络。

  宾西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26.82平方公里,划分为A、B两个区域。A区规划面积14.46平方公里,主要以发展工业项目为主,同时将其中6平方公里区域确定为开发区起步区,起步区内划分五个产业区和一个生活服务区,分别为新型建筑材料加工区、农副产品深加工区、包装制品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机械加工区和商贸服务功能区;B区规划面积12.36平方公里,初步定位为集发展工业、商贸、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综合区。

  自2003年初以来,开发区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坚持“科学性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集中、超前”的原则,致力于形象开发,抢时间、争速度、高效率推进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区基础设施日趋配套完善,较好地打造了开发区对外形象,增强了开发区的吸附能力。目前,开发区起步区道路建设、供水工程、沿区内道路铺设的雨污分流制的排水工程、供电工程、通讯设施工程、绿化、亮化工程等已基本完成。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近2亿元,基本实现了“五通一平”。随着开发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极大提升了开发区招商引资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一个功能齐全、规划合理、设施配套、管理先进、环境优美、综合优势明显的开发区已经初具规模,正在向现代化新兴工业城的目标迈进。

  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来。在开发区优越的区位优势、优惠的招商政策、优质的服务理念、高效灵活的机制和优良宽松的发展环境吸引下,全国民营500强企业华龙面业、全国海洋运输第四大企业浙江海运集团、高新科技企业四海集团、盛兴集团、天业集团等涉及机械加工、建材加工、木制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包装制品加工、医药等9个行业40余户企业纷纷入驻开发区,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超亿元的企业10户,超千万元的30户,项目总投资50多亿元,预计全部项目达产后可实现产值90亿元,税金7亿元,安置劳动力2.5万人。

  在开发区建设上,宾州书写了大手笔。

  如今,仅仅三年时间,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龙头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即以山东禹王集团投资1亿元生产大豆高蛋白项目为主导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华龙面业投资8000万元生产方便面项目为主导的食品加工业;以盛兴集团投资2.1亿元木制品项目为主导的木制品加工业;以浙江海运集团投资22亿元生产水泥项目为主导的建材业;以哈尔滨金依包装有限公司投资5500万元生产包装袋项目为主导的包装业;以哈尔滨四海集团投资2.1亿元生产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项目为主导的机械制造业。六大产业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宾县工业经济规模和质量的大幅度提升。特别是引进的浙江海运集团投资22亿元、年产600万吨的水泥项目,是宾县规模最大的立县项目,堪称东北三省水泥行业巨头;引进的美国威格公司投资1.6亿元兴建的汽车轮毂项目,是宾县有史以来引进的最大的外资项目,实现了引进跨国公司的重大突破。

  开发区坚持以诚招商,以信立区,认真执行优惠政策,坚持兑现各项承诺,全面推行人性化诚信服务,提高了服务档次和服务水平,以一流的服务,营造了开发区优质、高效、便捷、廉洁的服务氛围,打造开发区最佳的投资软环境。从县委书记、县长到每一名职能部门服务人员都真正将入区企业和客商摆到“上帝”的位置,履行全程、高效、保姆式的服务。县领导从冒着“非典”危险四下河北,七赴长春引进企业,到经常到企业走访,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甚至亲自跑省上市为企业办理项目审批手续,以身作则地为企业提供跟踪服务。

  开发区管委会和土地、电力、水务等服务职能部门全身心投入到为企业服务工作之中,确保在第一时间,用最高的效率为企业解决一切困难,做到小事不出区,大事不出县,坚决不让困难困扰投资者,有效地保证了企业正常建设和生产,用行动诠释了开发区的服务理念,在投资者心目中树立了县委、县政府承诺的践行者和开发区建设者的良好形象。开发区对入区企业实行“五个一”服务。即一个部门受理、一站式办公、一个图章生效、一支笔审批和形成一个纪要。对引进企业实行发放“一证三卡”服务。即发放筹建许可证、投资大户身份卡、投资绿卡和交通绿卡。使客商凭证持卡在宾县一路绿灯、享受贵宾的待遇。同时,进一步规范了为企业服务,制定了《服务承诺公开制》、《维商监督制度》、《检查收费申报审批制度》等制度,有效保证了开发区诚信服务承诺的落实。还出台了《宾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加大了监管力度,架起了保护企业的“高压线”,从而确保企业在无后顾之忧的空间里生存、发展、壮大。开发区无微不至的服务,有效地增强了外商增资扩股延伸裂变、扩大投资的信心,真正实现了以商招商。开发区良好的投资环境,高效的工作效率,超前的服务理念,也形成了强大的区域性“磁场”效应,使开发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宾西开发区的崛起和发展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省长张左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杜宇新,副省长申立国等省市领导先后到开发区视察并给予开发区高度评价,省委书记宋法棠在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宣布把宾县纳入哈市都市发展经济圈,并确定为哈市卫星城,同时将全省十强县的权限赋予包括宾县在内的几个卫星城市。国家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等部委领导亲临开发区检查指导工作,省、市各部门也多次到开发区开展调研活动,并明确提出宾西开发区应不断扩大发展空间,发展到50平方公里等意见。开发区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外部环境日趋优化。

  从创建开发区到做大做强开发区,这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使宾西开发区的优势日益凸现。面对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和宾县被纳入哈尔滨都市经济圈、确定为哈市卫星城等难得的历史机遇,宾西开发区审时度势,顺应时代要求,将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诚信服务的工作力度,迅速掀起新一轮大招商、大建设的高潮。

  按照新兴城、开放型、集约化、可持续、现代化的原则,以现代化功能、国家级规模、城市化水平为标准,对开发区进行全方位、高标准规划建设。到2010年,开发区将投入8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水、电、路等九通一平,计划引进超千万元以上的项目120个,总投资达到130亿元。宾西开发区将围绕“富民强区”战略,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进一步提升功能,完善服务,增创优势,强力提高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综合优势明显,能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和能与国际经济接轨的现代化开发区。

  农牧旅游业———

  宾县腾飞的两翼

  作为农业县份,县委、县政府在大力招商引资、推进开发区建设的同时,没有抛弃农业这块富民增收的主业,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贯穿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全力推进绿优特农牧产品大基地建设,全力打造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烤烟经济、大豆文章、劳务输出成为近几年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又一大亮点。

  发展畜牧业,推进“主辅换位”,成为宾县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第一选择。全民大养牛是宾县2002年以来的一大热点,“牛经济”已成为牵动畜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农业经济支柱产业。通过定向招商、市场辐射、典型引路、区域经营、规模发展等措施,加速了畜牧业的扩张。“主辅换位”换来了“半壁江山”。2004年末,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35万头,生猪饲养量达到51.4万头,禽类饲养量达到850万只,百头牛场、千头猪场、万只鸡场达到290处,肉牛专业小区达到50个。畜牧业实现产值21.2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8.5%,人均畜牧业收入实现973元。在畜牧业发展上,宾县创造了三个全省第一,成为黑龙江省肉牛生产第一大县,肉牛改良数量全省第一,肉牛冻配数量和质量全省第一,宾县的农民因养牛而“牛”起来。

  烤烟是宾县立县富民的又一大支柱型产业,全县农民种植烤烟已有20多年的历史。到宾县的烤烟区,农民津津乐道地把烤烟称为“金叶子”,因为“金叶子”富了百姓,让他们走上了小康生活。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力度,县里成立了烤烟产业专题推进班子,烤烟生产从播种、移栽、田间管理、烘烤、分等定级、收购实行全流程标准化生产。通过大力度的推进,全县烤烟面积逐年扩大,2004年全县烤烟种植面积达到5.6万亩,实现产值6560万元,拉动农民人均增收136元,贡献税收2100万元,四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在烤烟产业的带动下,全县地产果、万寿菊、杞柳等创税经济作物达到30万亩,绿优特作物面积达到90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40%。烤烟不但成为县乡财政的支柱,也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宾县因此成为全省烤烟大县,全国烤烟生产示范县。

  宾县是全国的“大豆之乡”。2002年以来,宾县抓住国家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的契机,采取统一整地、统一耕种、统一播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收购的“六统一”措施,大做“金豆子”文章,连续推进“大豆振兴计划”的实施,大豆播种面积连续三年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0%以上。2004年大豆播种面积首次突破了100万亩,产量首次突破了3亿斤,高油、高蛋白大豆优势品率达到90%以上。随着大豆文章的越做越大,使百万亩大豆基地成为乐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禹王集团龙头企业名副其实的第一车间,成为宾县的知名品牌,成为富民增收的“金豆子”。

  宾县有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全县农民劳动力总数为24万多人,富余劳动力近60%。为了把富余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减少农民而富裕农民”的目的,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放飞工程”,加大力度抓劳动力转移,形成了县有领导组织、乡有劳务站、村有服务点、屯有信息员的四级服务网络;县城设600平方米的劳动力就业服务中心,制定了《农民务工创业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和办法;发挥农村中介组织、经纪人牵线搭桥领带作用和经济开发区的载体作用,大力组织劳务输出,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大幅度转移。2004年,全县共转移输出劳动力10.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4%,创造劳务收入3.6亿元,农村人均劳务收入达到750元。

  “二龙山做媒”,宾县的“旅游文章”越做越大。作为推进器,旅游带动的关键是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的关键是增加旅游产业的知名度。宾县这样做了,宾县取得了成功。目前,宾县各旅游区年平均接待海内外游客15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1.5亿元。这是宾县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宾县的朝阳产业。

  二龙山风景区是宾县旅游产业的龙头,已经承办了黑龙江国际滑雪节首滑式、二龙山九国滑雪邀请赛、十冬会自由式滑雪比赛等国际和国内冰雪赛事。同时,积极参与了16省市“大篷车”旅游宣传、北方旅游交易会、郑州旅游交易会和国内旅游宣传日等活动。在东北网组织的全省最佳旅游地评选中,宾县二龙山风景区荣居榜首。二龙山已经走向世界,这是二龙山的光荣,这是宾县的光荣。

  二龙山,一处水秀山青的迷人景致;二龙山,一段凄美动人的神话传说。畅游二龙山,身心随青山起伏,思绪随碧水跌宕。观山顶日出,看平湖落日,睹湖面飞鱼,听渔歌唱晚,于云霞升腾时寄情山水,于烟波飘渺处垂钓自然。二龙山,一个让人流连、让人陶醉、让人神往的地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二龙山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大批有发展眼光的实业家。龙珠集团、吉华集团、江龙集团等多家企业集团纷纷把目光投向二龙山,把脚印留在二龙山,把前途寄予二龙山。他们已累计投资6亿元人民币进行开发建设,使二龙山从山水游变成了综合游,从夏季游变成了四季游,从单日游变成了度假游。如今的二龙山,滑雪场、滑草场就像飘动在小伙胸前的领带,宾馆、别墅就像悬挂在姑娘胸前的宝石,溜索、缆车就像飞架在天地间的彩虹。二龙山是天人合一的典范,二龙山是自然美的精华,二龙山是艺术美的杰作。二龙山山中有仙,游人就是仙;二龙湖水中有龙,游船就是龙。二龙山埋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二龙山展现出靓丽的迷人风采。一个面貌全新的哈尔滨东郊大花园展现在世人面前!

  成绩并没有让宾县人止步,他们又开始了新的征程,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带领全县60万人民,正以旺盛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责任编辑:隋洪波